《逆流1977》047.小品

    
    郝叔一段评书说得引人入胜,不愧是文化局出来的人。
    总结来讲就是,郝凶残他爹是个狠人,而他娘……更狠!
    话说,那是自然灾害的头年,他爹树皮啃太多了,屙不出屎,就寻思这样翘辫子太憋屈,打算搏一把。
    也不知听谁说的,北大荒那边粮多,打算学人前辈闯关东,身上一个子儿没有,一路扒车,朝着心中的圣地而去。
    可谓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总算没死在路上,不过到地儿后,人也差不多了。
    瘫倒在一个屯子外面,由于那蓬头垢面的模样,就差没在头顶写上“我是逃犯”四个字,屯里根本没人愿招惹,等到晚上的时候……
    要知道那时已立秋,北大荒那块的夜晚是个啥滋味,也就不难想象,就在郝爹抬头望天,长叹一声“我命休矣”的时候,屯里鬼鬼祟祟跑出一个人,双手一抱,就像扛麻袋样,把他扛回家了。
    原来是个女人,虽长得凶悍了点,但心眼不坏,还给他吃的,又弄热水他洗漱,把郝爹感动得稀里哗啦。
    当时那女人就怔住,心想这爷们儿长得也忒俊了,算是没白捡,后面吹灯睡觉的时候,便动了心思,偷偷潜上床……
    刚恢复点力气的郝爹,哪是她的对手,直接就被……那个啥了。
    再后面,就有了郝凶残,想甩都甩不掉,也只能认命。
    这时郭永坤就在想啊,以后得对郝凶残好点,毕竟千里送种……才好容易做回人,也挺不容易。
    郝叔还打算继续晃荡,道了声别后,郭永坤正准备回家,却是瞥到两只小白兔……蹦蹦跳跳真可爱,慢慢靠近过来。
    只是耳朵都塌了,蔫头耷脑的样子。
    “咋了这是,被人欺负了?”
    寻思咱国家也不流行电车呀。
    郭小妹撇撇嘴,心情欠佳,懒得鸟他。
    还是桐桐妹妹乖巧,虽心有不快,但还是甜甜喊了声,“小坤哥好。”
    “诶,好好好。”郭永坤顿时笑弯了眉,眼神上下游走着,嗯……真好。
    郝桐桐跟郭小妹,正好是两个品种,郭小妹婴儿肥,肉坨坨的,她则生了一张标准的瓜子脸,看起来弱不禁风的样子,惹人怜爱。
    个头倒差不多,都过了一米六,这年头在女生里算高的。
    “被老湿训了?”还是郝叔思想正派。
    郝桐桐摇头道:“没。就是学校要搞新春汇演,每班出个节目,我们班没人报名,班主任就点名非要我们上。我俩哪会什么节目啊……”
    “我说啥事呢。”郝进步听完后,长出口气。
    郭小妹却耿耿于怀,“班主任这不成心膈应人么,明知道我五音不全,四肢不协调,还让当全校师生的面……。”
    哪知,某人插了一句,“你们班主任,是个明白人哪。”
    演技不够,脸蛋来凑呗!
    明白得不能再明白了。
    “行了小娟,你也甭急,这不是还有叔在么。”
    郝进步大手一挥,感觉英雄迟暮,总算找到用武之地。
    可某人却不领情,“爸,还是算了吧,你就会说两段评书,我们也没那嘴皮子。”
    “胡说,你爸我会的东西多得很!”
    来来,接着演。
    郭永坤两眼朝天看,忽悠大妈大婶,你就算一个。
    “整个小品吧。”他建议。
    没法子,就自家老幺的天资,注定仿不了杨利萍或李谷依,也只能走走某玲的路线。
    “哟,你还知道小品?”
    俩姑娘还未有所表示,旁边那位却惊得半死。
    “这话说的……”郭永坤呵呵一笑,“下乡时认识一个知青,首都来的,家里有人说相声的,所以有些了解。”
    “我说呢。”郝进步恍然。
    要知道,这年头小品这种表演形式,还属于萌芽期,最早脱胎于戏剧学院的学生训练时的选段,经过演变和改进,才逐步成为一门集表演、相声、音乐、舞蹈等诸多类别融合的艺术形式,他这个文化局……退休干部,都了解不多,更何况普罗百姓?
    果然,郭小妹和郝桐桐都泛起迷糊。
    “啥叫小品啊?”
    “来,我给你俩解释一下。”郝进步阵势摆开,开始评书第二讲。
    “啪!话说……”
    好半晌后,俩姑娘听起了兴趣,郝桐桐当即表示阔以阔以。
    “爸,那你给弄一个?”
    “这……”
    可郝进步,又呆萌了。
    “我来吧。”
    郭永坤没好气瞥了某人一眼,在春节晚会的忠实票友面前,你搬什么门,弄什么斧嘛。
    “你会?”
    “忘了刚跟你们说的……”
    “哦哦哦,他还教你这个?”
    “必须的。”
    四人结伴回到郭家,俩姑娘挺积极,笔墨伺候,就差没有捶肩揉腿了,郭永坤膀子一晃……
    写个啥本好呢?
    还两个女人演的,要俩爷们儿……他瞬间就想到斯哥和茂哥,也符合时代。
    说不得……只能改编一把了。
    因为单两个女人演的小品,他好像真没啥印象。
    那斯哥和茂哥的经典作品,就实在太多了。
    反过来讲,哪一部又不是经典?
    而且部部记忆犹新,像什么《吃面条》、《拍电影》、《胡椒面》、《羊肉串》、《主角与配角》……
    他思索良久,在红线纸上写下一行字:
    服务员,来二两混沌。(服务员上场,精英人士付钱),还找我一分钱……
    然后,撂笔。
    “咦,咋不写了?”郝进步问。
    “完了。”
    “……”
    别说郝进步一脸懵逼,就连俩姑娘都搞无语了。
    “就这,怎么演啊?”
    那你得去问斯哥和茂哥。
    后面倒还有两句,但郭永坤懒得写了,毕竟得改良改良,起码脱衣服秀肌肉的那段,肯定得划掉。
    之所以选这部,就是因为它几乎没有台词,一样逗得人仰马翻,那功力……只能说绝了。
    当然,在学校演,自然不必太较真,只要重头戏到位就行。
    譬如开始精英人士要二两混沌,让找一分钱,而老爷们儿要了一斤混沌,却说不用找;又譬如精英人士掏纸巾和勺子,搞得很讲究的样子,最后左右一瞥没人,却将脏纸巾丢地上……
    将这些重点演绎出来,突出资本的虚伪和人民的率真,差不多也就行了。
    所以不追求极致的话,这部戏肯定相对好演一些的。
    毕竟没有台词。
    而两个女人一台戏……
    郭永坤感觉,应该会有一番别样味道,谁让斤斤计较本是女人的天性呢。
    对吧?
    他连角色都想好了,小妹就演一个泼辣直爽的农村妇女,桐桐则演一个矫揉做作的海归小姐。
    “这个小品基本没台词。”
    “啥?!”
    俩姑娘不懂也就算了,郝进步一听,只觉他脑壳有问题。
    “郝叔,你知道默剧吗?”
    郝进步眼前一亮,似有明悟,“当然。”
    “那就完了,我把大致剧情说一下,你们应该就懂了。”
    随即,郭永坤便将自己改良版的《胡椒面》,娓娓道来。
    三人听得入迷,就连本在厨房烧饭的李秀梅,都感觉有点意思,手持菜刀凑上来……
    “妙啊!这本子妙啊!”
    郝进步毕竟是行内人,一听就知道有戏,两眼炯炯,“讽刺了资本不说,还体现了劳动人民的真挚淳朴,上好的本子呀,就是……没听说过啊,你那朋友想的?”
    “不,我想的。”郭永坤脸不红心不跳道。
    “你……”郝进步眼珠子瞪得滚圆,一旁三个女人还没缓过神来,就不提了。
    “咋的,不行啊?”
    ‘你还有这本事?’郝进步心想,但这话肯定不能讲出来,毕竟不是自家儿子。
    “那……要这样的话,一个新本子,给她俩演,是不是太可惜了?”
    这话说的,还是亲爹么。
    果然,郭永坤还未表示,有人已经造反了,“爸,你啥意思,凭什么给我们演就可惜了?”
    “这孩子,你不懂,这本子能上电视。”
    郝桐桐一张樱桃小嘴,顿时成了O型,郭小妹也差不多。
    心想,我三哥这么牛的吗,随便说个段子,就能上电视?
    还是缺少政治觉悟呀!
    “那……郝叔,咱俩演一遍?我估摸她俩光听,也搞不懂。”
    “阔以!”
    这种文化圈的事情,舍我其谁?
    旋即,也就演上了,不过……是用的娘娘腔。
    娘版的《胡椒面》,逗得三位观众人仰马翻。
    “哎呀,笑死我了……”
    李秀梅捂着肚皮,差点没笑岔气。
    而她这么一乐呵,某人就更投入了,嗲里嗲气,一惊一乍地,兰花指扣得特圆润,真可谓将海归女的矫揉做作,诠释得淋淋尽致。
    连郭永坤都不得不佩服。
    根本就是本色演出嘛!
    你竟是这样的郝叔……
    不忍直视,不忍直视啊。
    “桐桐,可不许笑爸,爸这是为艺术献身。”
    “哦,不笑不笑……”
    才怪!
    “哇哈哈哈……”
    “阔以阔以,小娟,咱俩就演这个。”
    郝桐桐一对丹凤眼里都透光了,戏毕后,立马给某人点了个赞,“小坤哥,你可真有才哩,用我们老师的话说,脑子里有料。”
    “好说好说,其实你也挺有料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