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之他来自末世》分卷阅读13

  要是早上几个月怕是连进镇的牛车都不好抢……”。林二伯娘犹自在那滔滔不绝。
  陆辞瑜侧过头,默默屏蔽了她。
  “对了,说起来,小陆今年多大了?”
  陆辞瑜沉着声:“加冠五载。”
  林二伯娘皱眉:“那可真是不小了啊……”。
  她思索片刻,话锋一转试探道:“这个年纪……孩子不小了吧?怎么没听你提起过?”
  陆辞瑜挑眉终于问到重点上了。
  陆辞瑜先前被人问烦了,几乎各个人都会问上这么一句,后来干脆闭口不答。不知该不该说这女人聪明,不问他是否成亲,却问他有没有孩子。按照正常思路别人会脱口回答“尚未成亲哪来的子嗣”。这样一个问题便可以直接得出两个答案。
  陆辞瑜先前跟里正说过自己尚未娶妻,他可不信面前这位没有打听过。之所以有此一问,不过是想从他嘴里得到句肯定的话,当着另外两个人的面呢,日后出了什么事情也不会担到她身上。
  比如骗婚。
  陆辞瑜若是亲口说自己未婚,那她们家就是不知情人,日后陆辞瑜的夫人若是找上门来也有理由辩解。
  说到底她还是不信,哪有人到了二十五还不成亲的。
  林二伯娘的心思他大概能猜到几分。先前他众目睽睽之下抱起林迟往老郎中处跑一事早就传遍了村子,老郎中和里正在那之后有意无意的数次透露出“林迟再晚送来一会儿怕是就保不住命了”的讯息,故而村中大多数人都觉得自己仅是林迟的救命恩人而已。但也有人不这么想,面前这位就是一个。
  陆辞瑜记得她有两个女儿。
  大的早已出嫁,小的还在寻摸亲事。
  先前已经“一不小心”遇见过好几次了。
  陆辞瑜沉默片刻,没按套路出牌,略过成亲的话题直接回道:“尚无子嗣。”
  林二伯娘还想再说,陆辞瑜话锋一转直接问道:“对了,林二婶婶可知晓您家迟哥儿伤势如何了?”
  林二伯娘话音一顿,沉默片刻磕绊道:“啊……迟儿啊……我前几天还去看了他……他的伤好的差不多了。”
  演,接着演。
  陆影帝停下动作,抬头看她。
  前几日您是去看他了,只不过是要他赶紧回去干活的。
  “婶婶也知道,辞瑜近日一直在往林爷爷家送药材,真是不巧,竟然一次都未遇见过。”
  林二伯娘笑了笑:“小陆整日忙着上山打猎,不像是我,乡野妇人一个,错过了也正常。”
  “不过小陆这段时间整日往林叔家跑,见不到迟哥儿吗?”
  旁听的女人竖起耳朵。陆辞瑜心头一动这是要扣给他们两个一顶私下会面的大帽子?
  “迟哥儿头上的伤不能见风,大多时间都待在屋子里,哪能见到。”
  林二伯母点点头,拿袖口擦擦眼角:“这孩子啊,从小就与我不亲。说到底我也不是他亲生的母亲……始终隔着心。”
  “我这个人又严厉了些,自己的孩子都是姑娘,难有时就不自觉向着女儿,活计多给他分他一些……时间久了,这孩子心理就有了疙瘩……实际上,这孩子与我亲生的又有何差别啊。”
  您当我傻吗?
  世界欠您一个奥斯卡。
  一旁看戏的女人嗤笑一声,磕着瓜子不说话。
  陆辞瑜闲着无事,也乐得陪她打太极,一边附和她一边不经意间把话题岔开,林二伯母急的够呛,偏偏话题就是引不到想说的地方。
  眼看天色渐晚,陆辞瑜拾好东西,对着人道:“正好,辞瑜要将这些草药送过去,林婶婶不妨同行?”
  林二伯娘哪能愿意,摆摆手:“今日就不去了,我家楣儿应该做好饭了,婶子也该走了。”
  她也是绝望了,陆辞瑜看着不怎么样,实际上嘴严实的很。来了这么多天,对方手上有多少闲钱家中具体情况娶妻婚配详情一件没打探清。磨了一下午她嘴皮都快磨出火了,这小子就知道给她转移话题,旁边总有那两个死女人打岔,她又不得不顺着往下说。
  见人走了,两个女人终于憋不住哈哈大笑。先前那个出口告知他老郎中住址的女人上前一步:“我还是第一次见到有人能说的过她的,小陆真是厉害了,哈哈哈哈哈哈哈”。
  陆辞瑜一脸无奈看她:“柳婶婶可别这么说,您看到我这一头的汗了吗?都是被吓出来的。”
  二人又与他聊了几句,纷纷要起身离去。
  临走前,柳婶又回头告诫道:“她家那个林楣啊,可没有嘴上说的那么好,小陆可别被那一张脸给蒙蔽了。”
  陆辞瑜点头道是。
  另一个女人也道:“小陆要的那批家具,我家当家的已经打出来几件了。东西挺大的,搬运有些不方便,他让我问下要不要先给你送来?”
  陆辞瑜摇头:“哪能劳烦李叔啊,李婶家中可有地方存放?”
  女人点头。
  陆辞瑜便道:“那就好,李婶先放着吧,过几日我借了牛车自己去取”。
  别过二人,陆辞瑜提了东西直直赶往老郎中家。
  其实林迟的伤病早已好的差不多了,不过陆辞瑜里正和老郎中三人都默契的未曾提及,谁都不愿意看着他再跳回那个火坑里,这样安定的日子能多持续几日也好。
  里正今日有事没来,屋里仅剩下他三人。饭间老郎中敲敲碗:“赶集的日子快到了,陆小子回去准备准备,过了这么久,也该落户了。”
  第10章落户
  是啊,一转眼都过了这么久了,他也该落户了。
  秋将至,村子里的人在不知不觉间都忙了起来。一年的辛劳终于等到了获的时候,谁也不想在这种关键时刻再出了问题,一家人轮着番守在地里,就怕有人趁机作乱。
  陆辞瑜反倒成了村子最闲的那个。
  “这也是秋前最后一场赶集了,进镇的人少。这要换成是秋后,家家户户进镇卖粮食拿银钱置办物品,人挤人东西挤东西都能把你这小身板给挤哭了。”里正叉着腰赶着牛车道。
  陆辞瑜干笑两声,不知该如何回答只能一味道是。
  都不用赶秋后了,现在就挺挤的。
  与林迟老郎中及一大包物品挤在窄小车板上的陆辞瑜如是想到。
  当朝官府虽然有规定令衙门做为常驻办事的部门存在,但执行力却并不怎么样。古代信息不发达,皇帝想要得知民情国情仅能通过那几条固有的僵化渠道。底下的官员又不傻,买通了那几位大人压下对他们不利的消息,天高皇帝远的,他们就是圣旨王道。
  更何况是这种离了皇都十万八千里地图都难找的小城镇。
  陆辞瑜刚来的那几日里正便将拜贴递了出去。对方仅仅是个管籍帐登录的文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