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一旬一生》分卷阅读30

  安排。”
  春纤斗志昂扬地偕同王嬷嬷出发下山了,揣着三百两银票,两人并未对银钱来历起疑,只当是老爷背着贾家留给姑娘的私房,银票嘛,藏起来多容易啊!
  紫鹃和雪雁自是不能再离开她的身边,然而她以抄经的名义自闭于房中,言明不得打扰,两女却不知,号称虔诚抄经的主子,整下午整下午地从后门溜出去,压根不在观内。
  卫夜使出这个金蝉脱壳的法子,到处去“踩点”,也是无奈,王嬷嬷和春纤去租房买人只是权宜之计,她首先得选个合适的地方,给自己建个长长久久的窝!
  但她时间不多,也只能在附近观察,连着忙了好几日,最后选中了一处即将出售的小庄子。
  话说这红楼世界,是借鉴了部分清朝历史背景的,清朝京城什么样,这里也差不离,比如说康熙帝的汤山温泉行宫,这里叫做铁网山行宫,整个行宫围了十几处温泉眼,理所当然的,行宫周围,自然是诸皇子王爷的别院,再外围,则被当朝权贵瓜分完毕,如宁荣二府这样没落的勋贵人家便只能望而兴叹,连拥有一个度假别院都是妄想。
  而以铁网山行宫为中心向外辐射,如同现代城市划分为几环一般,一圈一圈的别院山庄,都是按照主人的社会地位的尊卑高下,由里往外推,越是往里,别院山庄的主人身份越高,反之越低。
  卫夜一介升斗小民,也没打算往那权贵堆里扎,自然是不会肖想内圈那碧瓦金檐的华美别院了,她甚至没动过买温泉地的念头,只是阴差阳错,发现一处因为子孙不肖准备卖掉的小庄子,不过十亩左右,只因离那温泉行宫不远不近,那房子主人竟挂价两万两!
  两万两,便是在京城内城区也能买下一套五进大宅院了,这小庄子若是有温泉眼也罢了,偏偏里面也没有温泉眼,有心购买的人都不愿意做这个冤大头,以至于这小庄子搁置了好几个月,尚没有卖出去。
  卫夜听说了此事,寻机连夜将这小庄子踩了一遍,足球场大的地方,盖着一排房舍,看起来平平无奇,就这样的,在城内也就地皮值点钱,加一起能买五六百两都算高价了,这庄子主人简直疯了!
  但卫夜很高兴,因为她发现,这个小庄子别看貌不惊人,其实内藏乾坤,那里有一间房舍居然盖在温泉眼上!
  正是这屋子的位置,把温泉眼遮住了,这庄子的老主人只差没掘地三尺,也没找到勘测时提到的“疑似”有温泉痕迹,只道自己被人骗了,郁闷之下,对庄子也不怎么心,传给儿孙时,便显得更加破旧了。
  这小庄子的小主子争气,赌博赌得倾家荡产,祖产不敢卖,就想到了这处坐落于铁网山范围内的“温泉”别院,打量着别人不知道底细,趁机高价卖了,卖得钱好还了赌债。
  卫夜觉得,这样送到嘴边的便宜,她还是笑纳了吧!
  卫夜易容成一名明外露的中年男子,一副豪门管家的打扮,却操着一口明显的外地口音,找上了这家主人,对方一看乐了,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送上门的肥羊啊!
  这人急着出手庄子,倒也不曾坐地起价,两万两已经是天价了,再往上提,怕把这唯一上门的买主吓跑了,当然,降价也是不可能的,买主一看就是外地人初上京置办家产的,两眼一抹黑的,不就随便他糊弄么?他这庄子,顶天值个两千两,一直没能出手,赌坊那边已经开始催了,他都做好降价的打算了,谁知这么巧,他运气真是太好了,哈哈……
  双方都怕夜长梦多,谈妥之后,卫夜拿出两千两金票,金票可比银票值钱多了,虽然一两金换十两银是官方换算标准,但民间通常都达到了一比十一十二这样的比例,两千两金子就能多换三四百两白花花的银子哪!!
  那卖主简直心花怒放,二话不说就领着卫夜上衙门,塞出去一百两银子,这新出炉热乎乎的红契上,户主的名字就换成了“林”两个字。
  ,指一种质地坚硬的黑色玉石,对应着黛玉这个小字,这是林如海临终前为林黛玉所起,并让人上了户籍的,那时候的黛玉不知道户籍的重要性,自然没有放在心上,而换成卫夜,第一时间就摸出了自己的户籍,研究了一番,松了口气,哪怕是父母双亡,她也还算是独立的人!!
  也是因为这个名字,卫夜忽然想起,她今年满十三岁,按照林如海原本的身份,对应着清朝背景,便是汉八旗,所以,她需要参加朝廷大选!
  唔,不过她爹死了啊,她成孤女了,不再是三品大官的嫡女了,这种情况该怎么算呢?
  第33章红楼一梦第七话
  卫夜也只是想想罢了,既然原来的黛玉都从未经历过选秀之事,想来要么她如今的身份可以选,要么是贾家从中做了手脚,反正不论是原著还是黛玉的记忆里都从未出现过选秀这回事。
  卫夜定下了庄子,便决定立即推翻重建,好在如今满京城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几大皇妃省亲的大事件上,这温泉别院区几乎处于无人状态,纵然是施工也不会影响到周边人的生活。
  这期间,卫夜通过春纤见了她父亲一次,三十出头的男人看着有些老相,也比不上卫夜以往生活中出现的那些豪门管家明干练,但人品能力都相当过得去,便欣然雇佣了此人,交给他一张亲手绘制的图纸,把重建别庄的事务完全交给了春纤父亲。
  春纤父亲身为农家子,年幼时读过几年书,但不是读书的料,等能读会写后就退了学,一边在家种地,一边在京城各处打些短工,后来在一座中等酒楼做了几年账房,因为东家换了才离开,他这番人生阅历,比起寻常农村汉子可丰富多了,眼光见识也锻炼了出来,能接到这样一番工程,对他来说说得上是天降之喜,他若是能让贵人满意,得些工钱还是次要的,说不定就能把大女儿赎回来倘若立了功,兴许连赎身银子都能了,这可是个能讨好贵人的大好机会,他千万不能错过了!
  春纤父亲为了女儿尽心尽力地接过了重建庄子的活儿,他从女儿那里知晓,贵人要求低调但致舒适,钱不是问题,心里便有了数,况且又有贵人亲手绘制的图纸,他只需要联络并监督那些手艺好有诚信的工匠就行了正好城里在建省亲园子,全国各地的建筑高手都汇聚在此,不敢说请那些一流的大匠出手,至少三四流的中小工匠还是不缺的,他们就一个十亩大的庄子,这些上了品级的工匠用在这里完全是大材小用了。
  这边别庄建设得如火如荼,王嬷嬷领着春纤,买了七八个六七岁的丫头小子,每日在租住的院落里训练礼仪规矩,争取尽早调、教出一批得用的奴才。
  山上无岁月,眨眼间,就听紫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