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之后》分卷阅读2

  军、上柱国成国公,臣李沅,已解刀剑,特求面圣。”
  “找死,”李濂从坐席上一下子站了起来,长兄的名讳,岂是随便一人就可冒用的?他缓步走到张显质的面前,问,“人在哪儿?”
  张显质这才想起来将金鱼符递上:“就在内宫,但是因伤太重,已经昏过去了。臣不敢擅动,特来请示陛下。”
  李濂一把接过鱼符,极为冷静地对张显质说道:“送去延英殿,叫太医院的人也过去,多几个人看着他。这件事,不任何人准往外说。”
  张显质退下后,李濂在殿内踱步,眼神扫过还未来得及将目光回的赵诺,拂袖道:“什么事都敢听,你也不怕哪天没命了。”
  赵诺知道原本就有些烦躁的李濂,又碰上了这种事,此时心情一定极差。他赶忙低下头表忠心:“主上仁善,臣自然不惧。”
  李濂走到他面前,笑了一声,对他道:“看你这么好奇,陪朕走上一趟如何?”虽是商量的话,可他说出来的语气,却不容人反驳。
  赵诺仿佛此时才意识到自己掺和进去此事,绝对讨不着好,连忙推辞道:“主上要的诏书,臣还没拟完。”
  李濂显然没准备给他拒绝的机会:“不急,边走边想。”
  “那人身份不明,主上贸然前去,怕是有危险。”
  李濂不再多说,直接走向殿外:“你不必多言,朕就是想去看看,谁有这么大的胆子。”居然敢假借兄长之名。李濂想了想,还是后半句话咽了回去。
  第2章第2章
  走在路上时,李濂还在心中想,自己这样前去可能有危险。可不论在心中再默念多少遍的‘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的’道理,也阻挡不了自己想去一探究竟的心。
  他虽然对着赵诺和张显质敢肯定的说,那人是假的,但还是忍不住去想,万一那真的就是长兄呢,当年不是没找到尸首么?这个念头太过荒诞,就连他自己都能找出无数条反驳的理由。
  可他不仅将人安置在了延英殿,还置自己于危险之下。
  要什么冷静自持,李濂在心里这样对自己说,若是真的能见到兄长一面,哪怕丢了半条命,也是值得的。
  到了延英殿门口后,李濂见到层层的守卫,还算满意地对着张显质点头,示意他做得不错。
  又听张显质对他说:“太医还留在里面。适才臣进去问了,医官说有几处能确定是刀伤,剩下的应该是戈、戟或□□之类的兵器留下的。还从那人身上搜出了一些东西,都搁在殿内了。”
  民间不准私造戈戟,可即便是军中,近日也无甚战事……也不知何方才能用多种兵器将人伤成这样。
  甫一踏进殿内,李濂便看见一件极为眼熟的铠甲和兄长曾经的那件明光铠几乎一模一样。
  旁边还有一块白玉雕成的貔貅。在他还小的时候,兄长得了一块上好的白玉,母亲便做主让人雕成了貔貅,取其勇猛之意,愿兄长战无不胜。兄长一向是贴身佩戴的,如今也出现在这里……
  李濂不敢再看下去,转身缓步向内室走去,右手紧紧握住那块鱼符,又用拇指轻轻摩挲着上面刻的几个字是兄长的官职名讳没错,可是这些毕竟是死物,不是不能伪造。
  太医见到来人,忙放下手中的事,想要对着李濂行礼。李濂制止道:“怎么样了?”
  太医道:“伤口看起来多,但都没伤到要害。昏过去是因为失血过多,不多时就能醒来。”
  这样的伤势,用来做苦肉计怕是差了点。这个念头刚一出来,李濂就觉得自己一定是疯魔了,竟然在为对方找理由。
  李濂终于将目光投到了正躺在榻上的那个人,刚一看,心脏就仿佛漏跳了一拍,不由自主地打起冷颤
  除了略显苍白的脸色,那是和记忆中的一模一样的面容,分毫未变。他甚至要以为是兄长从自己的梦境走了出来,特意和自己相见一眼。
  李濂有些贪恋地多看了那人几眼,双手握得更紧了些,而后不做片刻停留,便向殿外走去。
  刚出殿门,他就再也支撑不住,仿佛所有的力气都被抽干一样,浑身发软,只能用双手撑在廊柱上。
  一直候在门外的卫士连忙围了上来,李濂摆摆手,挥斥他们。过了好一会儿,他才觉得自己的身体又回到了自己的掌控之中,重新站得笔直。
  一旁的赵诺适时出声问道:“主上安否?”
  李濂抬头看了一眼远处湛蓝的天空,才转过头,对赵诺道:“待会儿等人醒了,你就去进去问话。”
  好奇心害死人呐,赵诺此刻有些后悔,自己怎么就摊上这样的事了。他对李濂道:“可臣从未见过靖王殿下。”
  靖王指的便是李沅了,原本李沅站死后,前周朝廷将其谥号定为“景武”,对武将来说,也算是数一数二的上谥,可李濂即位后,硬是把自家兄长的谥号,由“景武”改成了“靖”之一字。柔德安众曰靖、恭己鲜言曰靖、宽乐令终曰靖。哪一条看起来都与李沅守国抗敌的功绩无关。
  “燕王,”李濂也不去答赵诺的问题,先纠正他,“长兄若在,封地为燕。”
  赵诺又推拒道:“主上怎么不让魏国公来问询,林太傅不是也快要入京了么。朝中还有多人都曾与靖、燕王殿下相识,换他们来,总比臣这要靠谱得多。”
  “传召太慢了,朕等不及。”李濂的语气坚决,“你不是曾在大理寺任职吗,审案应该会吧。朕在外面听着。”
  赵诺额头直跳,说在大理寺任过职的人都会审案,你怎么不说在兵部待过的人都能领军出征呢?何况朝臣都在外朝的各司候着呢,传召过来能用得了几刻钟,没准人来了里面的人还没醒,这又是哪门子的等不及?
  第3章第3章
  李沅醒得却要比太医的估计早很多。
  他发现自己身在一处陈设致的宫殿中,铠甲被换人成了便服,伤口也已被包扎上药。还没来得及再仔细观察一番,一个身着正红色官服的人便进到内室,冲李沅行礼道:“下官赵诺,领中书舍人一职,见过国公。”
  李沅在前朝被封为成国公,本朝国号实则也是由此而来。当时人们对李沅皆称一声“国公”。只不过,如今面对一个身份还未定的人,李濂便要他遵循旧日对李沅的称呼,甚至不介意以国号冠在封号之前,看样子已经是对这荒诞至极的事,信了三分了
  赵诺?李沅却开始疑惑起来,朝中何时多了这样一个中书舍人?他确信自己记忆中没有任何关于此人的信息,那这位名不见经传的赵舍人,又是何时得到皇帝青眼?
  心中虽有百结,李沅却还是一丝不差地颔首致意:“赵舍人。”
  竟连声音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