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不会这般详尽,这样吧,此次赈灾由你做主,其余人等全力协助,若有人敢胆大妄为,你尽管打发,不用问本王的意思。”
这话一出,原本几个刺头的脸色都变了,显然是没料到镇北王爷会这般的信任章元敬。
等人离开之后,镇北王爷倒是叹了口气,说道:“廷安,你说人跟人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用顺手章元敬之后,本王怕是再也看不上其他人了。”
顾廷安听了也笑起来,说道:“章大人年纪虽然不大,但似乎天生就是个沉稳谨慎心中有成算的,认识他到现在,我还从未见过他打一场无把握的仗。”
镇北王爷一听,也跟着笑道:“可不是吗,这样的人,也幸亏当年文阁老将他谪过来,不然的话......”
☆、自强不息
入冬后的关山一日冷过一日,虽然没有雪,但风倒是不小,走出门去迎头吹上就跟刀子刮似的,若是没穿皮袄子压根挡不住这股子冷风。
对于穷苦百姓而言,皮袄也是难得的东西,哪里会人人都有,少不得多穿几层熬着,不过他们一个个在关山久了,也就习惯这冷了。
本地的百姓还好一些,吃饱穿暖,也不用上赶着外出上工,日子虽不至于无忧无虑,但也是舒舒服服。但外地逃难过来的人就惨了,身上衣服没有多少,吃的也是稀粥草根,连个起码挡风避雨的住所都没有,也幸亏没下雨下雪,不然这鬼天气生生就能把人冻死。
大冬天的,原本人该是懒怠的动,或者是怕了天气,或者是屋内暖和,更或者是太饿了,还不如在家里头待着不动,肚子不会饿的太难受。
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除非是有些家底投奔了亲戚的,难民们不管男女老少都出了门寻活儿干,就像是老李也是如此,他如今已经快五十了,但自问是个身体强壮的,跟着一群青壮年一块儿出门干活,从来也没有被人拉下过。
一旦动起来,天气似乎也不是那么冷了,一会儿功夫额头甚至还冒了汗,老李搓了搓手,扬起锄头一下又一下的砸下去,干的比旁边的年轻人还要用劲。
旁边那人看了,笑话着说道:“老李头,有你这么拼命干活儿的吗?”
老李呵呵一笑,只说道:“不好好干活儿,我怎么养活家里头老小,有活儿干就得使劲干,不然人家不要我们了怎么办,真当他们没长眼睛呢?”
那年轻人也就是这么一说,谁敢上工不出力啊,如今雇佣他们的是一个当地的百姓,说是帮忙开荒,每天就给两顿稠粥一个饼子,没钱,但这些东西省一省就够两个人吃。
就像是老李家里头这样的,青壮年出意外死了,只剩下老俩口带着一个孩子逃难,如今能活下来实在是不容易。虽然大冬天的开荒不容易,但老李头并不觉得难,他的那一份粮食省下来,放一些野菜一起煮一煮,足够家里头一老一小吃了。
相比之下,那年轻人家里头就好一些,一共四个大男人都出来干活儿,要是再养不活家里头人的话那就是真的游手好闲了。
当然,这也就是在关山才有的好事儿,听说知府大人发了话,关山不管开了多少荒地三年之内都不用交税,这要放到春天再开荒的话时间就完了,再说那时候人工也贵。
老百姓的算盘打得好,左右粮食是够吃了,一亩地的话,使劲干一个大男人一天就能开出来,他们粮食不算丰腴,但让出十天八天的粮食总还是够的。
这些粮食用来雇佣难民,自己在田边盯着不怕他们不用心,明年随便翻一翻就是开荒好了的地,直接种上去就成了,这要是等到开春之后山上有了野菜的话,人工可不会这么便宜。
有第一个“投机取巧”的百姓之后,第二个第三个就出现了,让关山百姓拿出手底下的粮食来养活难民不容易,但要是互利互惠的话他们还是乐意的。
百姓们在雇佣难民,官府也在雇佣,不过雇佣来的人不是在修水坝就是在修路,这两样比起来其实更累一些,不过吃的也好,是两顿干饭加两个饼子,只是官府也挑人。
不只是官府,关山的大门大户不知道为什么也齐齐发动了,有也是修路的,也有修建山庄的,更甚者还有在自家的土地上搭建小水库的。
不管是哪一种,只要不是苛待难民,与国有害,官府对此都是睁一只眼闭只一眼。
对官府百姓和那些富户而言,这是花了最小的钱买到了值得的人力,对于难民而言,这大灾的年成他们愿意花力气的话还能养活自己,养活家人,倒是让许多难民生出了留在关山的想法,一时之间难民虽然是多了,关山却一派热火朝天的繁荣样子。
其实不只是难民想要留下,章元敬也有些想要把这些人留下来,关山的百姓实在是太少了,地广人稀,不说过度开荒,许多地方大片大片的荒地被杂草占据。
若是这些人能留下的话,关山的人口急剧上升,那几年之后税必定也大大客观。
只是把人留下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现在看着还好,那是因为有三方共同发力的缘故,只是过两三个月事情干完了,那些难民的口粮要从何而来。
若是明年风调雨顺,章元敬倒是还能从外部调粮,将粮种发下去,但若是继续干旱的话,怕是关山本地都会有问题,这些难民就会成为最大的不稳定因素。
为此,章元敬愁的整夜整夜的睡不着觉,偏偏他不想吵到了怀孕中的妻子,有时候就这么闭着眼假睡了一晚上。
孔令芳是多么细心之人,对此哪能不知道,只是她心中担心却毫无办法,只能将夫君照顾的更加无微不至,不让他再为生活琐碎之事担心罢了。
这一日,章元敬正在巡视修路的情况,修路的事情其实他早就想做了,只是一只腾不出手来,关山的商路十分重要,若是能修的畅通也不容易。
两顿干饭两个饼子,太平年间哪里能招到人,要知道去年修水库的时候一个月就得付出一两银子的高价,才让关山当地的百姓兴冲冲的走出家门。
但对于现在的难民而言,这已经是实实在在的好东西了,不说那干饭,光是饼子就又大又厚的一张,敞开吃一个饼子也能半饱,要是撕开了扔到锅子里头就能变成一大锅的糊糊汤,不说味道怎么样,但是顶饿啊。
章元敬扫了一眼难民的状态,一个个虽然面黄肌瘦的,但看着神头还不错,有几个甚至比上次见到的时候胖了一些,也不是胖,只能说不再像个竹竿儿了。
跟着的王主事心知章元敬最为重视百姓,低声说道:“咱们给的粮食向来是最好的,不说别的,分量足够了,带回去加一些东西熬一熬的话,四五个人也能吃饱。”
小说推荐
- 科举之长孙举家路
- 接档文穿成恶毒男配的小姨子可以直接戳作者的专栏哦!求个收藏,作者正努力存稿中,文案在下方一朝穿越为李家第三代的长孙,李均竹本以为要靠自己一步一脚印来改变家里的命运。哪知一不小心,与穿成女儿身的理工直男成了兄弟,与一心活在大侠梦的小白太子做了知己。拜了位亦正亦邪的大佬为师,还娶了个能文能武的将门虎女为
- 二汀连载
- 最新章:1、穿越农家
- 农家科举之路
- 她曾经是高数专家,领域内获奖无数,是公认的天才学霸。一朝穿越,女扮男装不说,还要为了贫寒的家科举考状元。读书?学霸表示小意思。直到她建了大桥,修了河坝,通了黄河。准备研究研究蒸汽,顺便为未来数字时代打下基础的时候。有些人坐不住。颤巍巍的拿出资治通鉴,希望她能改邪归正。首发,每晚八点准时更新。坑品保证
- 顾家十八连载
- 最新章:第一章 穿越了
- 农家子的发家致富科举路
- 青砖绿瓦,陌上花开香染衣;朱门紫殿,素手摘星霓作裳
- 九天飞流连载
- 最新章:第一章 顾家
- 全民科举
- 在大夏,人最大的区别不是男和女,而是读书与非读书。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当如是。内容标签:天作之合青梅竹马科举
- 苏家木偶连载
- 最新章:分卷阅读1
- 欢喜农家科举记
- 一品大员魏铭南征北战、孤苦病逝,重回十岁饥荒那年,他立志今生要铲除祸国的贪腐奸佞。只是顺手救了个女娃,引发画风突变.他十年寒窗苦读,欢声笑语是怎么回事?他一生清正廉洁,财源广进是什么操作?到了最后,魏首辅已经被带跑偏了“我夫人是锦鲤本鲤,了解一下”首辅夫人崔稚“转发这条锦鲤,人生赢家是你”重生一品大
- 鹿青崖连载
- 最新章:第1章 哪来的野丫头
-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 在现代,她只一个大龄未婚青年。在古代,她却变成了他!生在农家,他不想一辈子种田,没有一技之长,不会发家致富,那就只能尽力往读书方面发展了。至于是男是女,在生存面前还需要矫情吗
- 曲流水连载
- 最新章:第1章 胎穿
- 穿成农家子考科举
- 文案赵言穿了,赵家穷成什么样呢?他低头看了看脚下的鞋子,左脚的鞋子露出三个脚指头,身材是皮包骨,家里一日三餐粒粒可数,数他们家的糠饼最难咽。在他醒悟自己是胎穿的这月,姐姐赵梨花‘卖’了自己带着他嫁给了村里一个丑汉子,赵梨花新婚第二天送他去读书认字,望着茫茫田野,顶着烈阳,赵言有了考科举的心思。注:本
- 甜甜的汤圆连载
- 最新章:第1节
- 穿越之农家子的科举攻略
- 日更,有事会在前文案请假。3.1日文文3.4日,星期天入V,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吖文案―方弛远长到八岁才觉醒了前世的记忆,一觉醒就碰到家里人嫌弃要把自己卖掉的尴尬局面。方弛远想逃跑但是发现没有路引跑不远?方弛
- 八月的四方天连载
- 最新章:109.在京日常(5)
- 科举官途
- 各位小天使们,由于推荐活动,本文今天的更新放在晚上9点,请大家奔走相告~今天评论的小可爱们依旧有随机红包掉落哦(7.27)研究生毕业的女版林清突然一场车祸,穿越到了古代男子版林清身上。家中一贫如洗,自己又
- 参果宝连载
- 最新章:1.第一章:托生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