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你大哥踩在泥潭里,不就是借住几天,有你这么当姑姑的吗?”
姜氏冷冷一笑,猛地拍了一下桌子,骂道:“她既然嫁进了我们家,那就是我们家的人,行了,这事没得商量,你要是觉得不成的话,我这就让族长过来,让他跟你说道说道。”
作者有话要说:极品不会占据大量篇幅,么么哒
☆、踏青
孙舅舅一家来势汹汹,走的时候却灰溜溜的,但凡他们提出的意见,孙氏只是低头垂泪不说话,姜氏就冷嘲热讽不配合,章铃兰一脸气愤,剩下那个小的滑不溜丢,看似客客气气,一脸尊敬,却压根不帮忙不接招。
舅太太倒是想要撒泼,但她嗓门一高,章元敬就扶着姜氏大喊:“奶奶,你没事儿吧,别因为这些事情着急,可别气坏了身体。”
姜氏更是捂着心口直喊疼,一边又要让李婶出去喊人救命,孙家吃过章家大族的亏,哪里真敢闹出什么动静来,最后什么好都没讨到。
等出了章家的门,舅太太忍不住唾了一口,骂道:“什么东西,真以为多了不起呢,哼,什么读书?读书能当饭吃?我儿子还不稀罕。”
孙志高刚才沉默不语,这会儿倒是气呼呼的说道:“娘,你现在说这个有啥用,那我还能不能留下来啊?你不是说我能留在县城了吗?”
舅太太脸色尴尬,愤愤的骂了一句自家男人:“真是没用,八棍子都打不出一个闷屁来,怪不得你妹妹都看不起你,留什么留,她们能让你进门吗,能给你饭吃吗!”
孙志高撇了撇嘴,心中却暗暗的想着那个表妹长大不错,比他们村的姑娘好看多了。
孙家来闹了一场,姜氏不觉得有什么,孙氏却心中羞愧,好几日都不得开颜,但羞愧过后该过的日子还是照旧过,眼看着两个孩子越来越大,孙氏心中倒是安定了一些。
至少她现在有儿有女,只要孩子们平平安安的长大,她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再也不用回家看哥嫂的脸色,再也不用担心会被卖给人家做妾。
章元敬倒是并未把孙家放在心上,说到底,孙家家底薄,跟章家是不能比的,虽然是舅舅,但左邻右舍都知道当初的事情,就算是两家断了来往,也是都说孙家做事不地道。
倒是李老先生听说了这事儿问了一句,只是摇了摇头没有说话。
大概是丢了脸面,孙家再也没上章家的门,连带着过年的时候也没有来人,孙氏全当娘家人死干净了,提也不提回娘家的事情。
章元敬也习惯了,从他出生到现在,他娘压根就没有回过娘家,相比起来,他们跟族里头的关系倒是越来越亲密,族长有意为之,倒是显得两家越发亲近。
章元敬深知族长为何如此,在读书上越发用心,如今他认识的字多了,却还不能练字,就有了大把大把的时间来看书。
李玉山主张读书万遍,并不让他看闲书,但挡不住当初他爹留下来许多书,每次念得累了,章元敬就找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看一看,别的不说,至少对这个世界知道的更多了。
等到来年春意正浓的时候,李玉山倒是来了兴致,带着孙子和弟子出门登山踏青。
青州是丘陵和平原交界地带,所有的山都不高,附近最有名的是一座桥盘山,谁也不知道为什么这山叫这个名字,毕竟山上一座桥都没有。
桥盘山也不高,但上头却有一座很灵验的寺庙叫青云禅寺,寺庙修建的并不富丽堂皇,但后山的石屋坑摩崖石刻十分有名,常有文人游历至此的。
前朝有名的大诗人也曾到此一游,还留下了“惯游山水住青州,行尽天台及虎丘。惟有桥上舍寺,最堪游处未曾游”的名句。
作为文人,李玉山也为家乡的这处名胜骄傲,他带着两个弟子几个下人,并未走常人走的大石阶,反倒是绕到了最里头的青石小路上。
青石满是岁月的痕迹,坑坑洼洼的随意铺成着,路旁多是松树,其间夹杂这一些野花野草,虽是错乱无章,却也显得生机勃勃。
章元敬婉拒了下人要抱他上山的意思,自己一步一步慢慢爬着,李玉山见状也放缓了脚步,边走边说道:“这青云禅寺已有百年历史,前朝的时候也有名人大家前来拜访,只可惜这些年有些败落了,战乱的时候,后山的石刻都毁了大半。”
李子俊听了,开口问道:“爷爷,青云禅寺跟大钟寺相比如何?”
大钟寺是京城附近十分灵验的寺庙,香火十分旺盛,家里头章氏和钱氏没少去,李子俊陪着奶奶和亲娘去过几次,对烟雾缭绕大钟寺印象深刻。
李玉山摇头说道:“完全不同,哪来的相比,待会儿你们就知道了。”
李子俊撇了撇嘴,偷偷对章元敬说道:“这里的山这么矮,我三俩步就能爬上去。”
章元敬使劲的迈着小腿,头也不抬的回了一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各处有各处的风景,各人有各人的看法。”
李玉山一听,哈哈大笑起来,指着孙子说道:“可见你白长这么大,还没有你师弟看得明白,等到了秋日,我再带你们来一次,到时候这里的风景才好。”
章元敬奇怪的看向老师,暗道这里不都是松树,到了秋天也没啥花样才对,偏偏李玉山但笑不语,愣是不告诉他们俩,还说道:“去年没来,倒是错过了盛景。”
章元敬更好奇了,忍不住问道:“老师,难道秋天这里会有什么不同吗?”
李玉山只是笑,故意说道:“等到了秋日,你看了就知晓了。”
章元敬只好咽下了疑问,正巧这时候旁边有个小和尚挑着水上山,李子俊快人快语的问道:“小师傅,这里等到了秋日有啥好看的风景吗?”
那小和尚一听,摇头晃脑的道:“佛曰,不可说不可说。”
说完就径直担着水走了,完全没有搭理他们的意思。章元敬看着,觉得这寺庙灵不灵他不知道,反正里头的和尚倒是挺有意思的。
桥盘山只有九十九个台阶,虽然带着个四岁的孩子,这路也很快爬完了,从后山的小路上去是一个凉亭,凉亭略往下是青云禅寺的外院,再往上就是内院和后山了。
李玉山没急着走,反倒是带着俩个孩子站在凉亭里头往下看,此处没有高树挡住视线,遥遥的能看见整个青州县城,青河像是一条缎带,弯弯绕绕的将青州县装饰起来。
李子俊看了看前头的寺庙,眼中带着浓浓的失望,显然,这穷酸相的寺院并不入他的眼,如今往下一看,倒是也惊讶的感叹了一句:“原来青州县这么小啊。”
章元敬看着,倒是觉得那寺庙古朴的很,
小说推荐
- 科举之长孙举家路
- 接档文穿成恶毒男配的小姨子可以直接戳作者的专栏哦!求个收藏,作者正努力存稿中,文案在下方一朝穿越为李家第三代的长孙,李均竹本以为要靠自己一步一脚印来改变家里的命运。哪知一不小心,与穿成女儿身的理工直男成了兄弟,与一心活在大侠梦的小白太子做了知己。拜了位亦正亦邪的大佬为师,还娶了个能文能武的将门虎女为
- 二汀连载
- 最新章:1、穿越农家
- 农家科举之路
- 她曾经是高数专家,领域内获奖无数,是公认的天才学霸。一朝穿越,女扮男装不说,还要为了贫寒的家科举考状元。读书?学霸表示小意思。直到她建了大桥,修了河坝,通了黄河。准备研究研究蒸汽,顺便为未来数字时代打下基础的时候。有些人坐不住。颤巍巍的拿出资治通鉴,希望她能改邪归正。首发,每晚八点准时更新。坑品保证
- 顾家十八连载
- 最新章:第一章 穿越了
- 农家子的发家致富科举路
- 青砖绿瓦,陌上花开香染衣;朱门紫殿,素手摘星霓作裳
- 九天飞流连载
- 最新章:第一章 顾家
- 全民科举
- 在大夏,人最大的区别不是男和女,而是读书与非读书。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当如是。内容标签:天作之合青梅竹马科举
- 苏家木偶连载
- 最新章:分卷阅读1
- 欢喜农家科举记
- 一品大员魏铭南征北战、孤苦病逝,重回十岁饥荒那年,他立志今生要铲除祸国的贪腐奸佞。只是顺手救了个女娃,引发画风突变.他十年寒窗苦读,欢声笑语是怎么回事?他一生清正廉洁,财源广进是什么操作?到了最后,魏首辅已经被带跑偏了“我夫人是锦鲤本鲤,了解一下”首辅夫人崔稚“转发这条锦鲤,人生赢家是你”重生一品大
- 鹿青崖连载
- 最新章:第1章 哪来的野丫头
-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 在现代,她只一个大龄未婚青年。在古代,她却变成了他!生在农家,他不想一辈子种田,没有一技之长,不会发家致富,那就只能尽力往读书方面发展了。至于是男是女,在生存面前还需要矫情吗
- 曲流水连载
- 最新章:第1章 胎穿
- 穿成农家子考科举
- 文案赵言穿了,赵家穷成什么样呢?他低头看了看脚下的鞋子,左脚的鞋子露出三个脚指头,身材是皮包骨,家里一日三餐粒粒可数,数他们家的糠饼最难咽。在他醒悟自己是胎穿的这月,姐姐赵梨花‘卖’了自己带着他嫁给了村里一个丑汉子,赵梨花新婚第二天送他去读书认字,望着茫茫田野,顶着烈阳,赵言有了考科举的心思。注:本
- 甜甜的汤圆连载
- 最新章:第1节
- 穿越之农家子的科举攻略
- 日更,有事会在前文案请假。3.1日文文3.4日,星期天入V,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吖文案―方弛远长到八岁才觉醒了前世的记忆,一觉醒就碰到家里人嫌弃要把自己卖掉的尴尬局面。方弛远想逃跑但是发现没有路引跑不远?方弛
- 八月的四方天连载
- 最新章:109.在京日常(5)
- 科举官途
- 各位小天使们,由于推荐活动,本文今天的更新放在晚上9点,请大家奔走相告~今天评论的小可爱们依旧有随机红包掉落哦(7.27)研究生毕业的女版林清突然一场车祸,穿越到了古代男子版林清身上。家中一贫如洗,自己又
- 参果宝连载
- 最新章:1.第一章:托生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