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日常》第4章 端午

  那天花氏一通大哭,把在外面不明所以的王玫、王玥两人吓得够呛,赶快进来看看发生了什么事,结果知道是被感动的,两人瞬时感到无语。d﹢anmei
  而且在知道花氏叫王珩小棉袄后,两人再叫王珩时,都不提名字了,直接左一声小棉袄,右一声小棉袄地叫。
  经反抗无效后,王珩只得把自己当成过滤器,自动忽略不想听的称呼。但,这样下来,还是把他郁闷的好几天看啥都不对劲儿,饭都少吃了好几碗饭。
  王玥可不知道王珩的郁闷,在她看来小棉袄多好呀人家都说女儿是母亲的小棉袄,她家虽反了,但,这怎么着也是种夸奖吧。
  而且娘对珩哥儿越来越好啦,连吃个饭,都要问三遍够不够吃,瞧那嘘寒问暖的劲儿,酸得她都牙疼。
  有时,她甚至醋溜溜地想,棉袄珩就是会拍马屁呐她要不要也说点儿好话,也不图她娘感动啥的,就是多让她多吃一碗饭也是好的呀。
  幸好,花氏这种诡异的热情在端午节来临前消失了。家中气氛恢复正常,开始为到来的端午节忙碌起来。
  仲夏登高,顺阳在上。端午节又谓之端阳节,是一个隆重而又传统的节日。
  为了准备端午节的到来,花氏已经提前准备好当天所需要用的食材、布料、丝线,忙忙碌碌好几天。
  王家村地处北方,在这里,端午节时家家都会吃粽子、挂艾草、喝黄酒、沐兰汤、佩五色丝线等。而且端午当天,青桐县内还会举办赛龙舟、各种杂耍,热闹非常。
  明天就是端午了,花氏将泡好的糯米、黄米、红豆、绿豆、红枣、粽叶等材料分类放好,又搬来一张长桌,准备今晚将粽子包好,明天一早起来煮食。
  在花氏准备包粽子的时候,王珩姐弟三人已经搬排排好板凳做好,准备一起动手包。自从他们能动手后,每年的端午,他们都会帮忙。额,当然,有时候帮倒忙也是一种忙,重在参与嘛。
  王家的粽叶,选用的是苇叶。新的苇叶在被水浸泡后,叶面会有一层白色的绒毛,在包粽子前,要用角瓜丝细细地将每一片苇叶打磨一遍,将绒毛去除。
  王珩从盆里捞起一个粽叶,他准备包小粽子,只用一个粽叶。
  用水打湿粽叶整平后,将它折叠成倒三角形,捞起一点糯米,然后放一个红枣,再铺一层糯米,再放一个红枣,直至将整个空间填满。最后用多出的部分,将端口封住,不漏一点米料,再用马笠绳捆好,打结固定,搞定。
  王珩看着手里的小粽子,满意的点点头。就算一年没包,他手艺仍然没有落下,依旧棒棒哒
  “哎呀”
  王玫惊呼一声,手里刚要成型的粽子呼啦一下子全部散开,黄米、红豆撒了一桌,功亏一篑。
  “又撒了,这已经是第二个了,粽子太难包了,我明明要往这边绑的呀。”王玫皱着眉头,苦大仇深地看着手里的粽叶,就像面对的不是粽子,而是她的仇家。
  “阿姐你用的方法不对啦,看我,要将几个粽叶叠在一起,包个大个儿的,小个儿的只有珩哥儿喜欢。”王玥呵呵一笑,向王玫传递成功的经验。
  王珩撇了一眼王玥的成功之作,便不想再看第二眼,简直辣眼睛。
  用三四个粽叶裹成一团,只放了丁点儿米,这样的成功之作,也就他二姐做得出来。
  她这哪是包粽子,分明是在包粽叶啊
  最后,还是花氏说了句公道话,“你们三,也就珩哥儿帮上了忙,包得像个粽子样。玥姐儿你自己看你包的,哪是粽子啊,还不如玫姐儿包不成呢。”
  王玥不服,她觉得她娘越来越不可理喻了,粽子不是粽子样,难道还是凳子样呀她明明包成功了的。
  “娘,我听人说啦,村里许多人都是只吃自己包的粽子,说那样最香了,我们家今年也这样吧。”
  王珩趁机向花氏“进言”,看了王玫、王玥一眼,意图让两人品尝品尝自己的手艺。要知道粽子包的好不好,对粽子的味道可是影响很大滴,这对于爱吃粽子的两人来说,是个不大不小的惩罚。
  其实这也算是王珩小小滴报复啦,谁让两人叫了他好几天棉袄珩呢,哼
  奇异地是,三人都没反对。
  花氏觉得孩子们能吃自己包的粽子注意不错,即能让他们知道包粽子不易,也能多种乐趣,何乐而不为。
  王玫则是认为她身为大姐,如果反对,不就是承认自己包不了吗,那多没面子
  而王玥不反对,却纯粹是因为对自己的自信,她觉得她包的是最好哒。
  于是,第二天端午节煮粽子时,王家是分了四次煮的。实在是因为粽子大的大,小的小,煮不到一起。花氏简直后悔死了,她这不是属于没事给自己找事做嘛。
  当粽子上桌时,最大的粽子是王玫包的,煮完好几处都漏了口,还有两个挣开的。一团一团地的是王玥包的,至于最小的是王珩的,规规整整的就是花氏包的了。
  在吃时,王珩是一口一个,王玫是对着料馅充足的粽子戳了好几次才敢下口咬,只是怎么吃怎么觉得水了吧唧的,食之无味。
  而王玥呢她在拆粽叶,实在是她放的粽叶太多,没吃一两口,就要再拆粽叶,再吃,再拆,重复循环,不一会身边就堆了一堆粽子叶。
  要说和往年一样吃的心满意足的只有花氏了。而且看着几人与粽子奋斗的样子,还多了几分欢乐,心想着明年还可以继续,早把今早的后悔忘到脑后。
  吃完粽子,王珩回到屋里,木桶已经准备好,里面撒了艾叶,热腾腾的水汽冒出,带着草药特殊的气味。
  将自己脱光,跳进水里,王珩舒服的喟叹一声,仔仔细细将自己洗白白。这就是端午另一个习俗了,沐兰汤。
  洗浴过后,王珩将昨晚花氏和两个姐姐送的五彩绳戴在身上。
  有小蜘蛛的,是王玫送的,戴在手上,有如意缕的是花氏送的,戴在脖子上,有小粽子样的,是王玥送的,戴在脚上。
  一番忙活下来,王珩整个人都变了样,青、白、红、黑、黄五色相应,整一个五色小人儿。
  五彩绳佩戴好,再摘下来时就要等到端午第一场雨时,让它顺着雨水冲走。
  待王珩出屋,花氏几人也已整装待毕,脖子、手上都带着五彩绳,而且她们的头上还带着由五彩丝线穿编而成的头花。
  今日,他家已和村里其他人家约好一起去县里看热闹。
  王玫、王玥两人从昨晚就兴奋地讨论今天要做什么,数着兜里的零用钱计划着买哪些东西。
  就是王珩也非常兴奋,自从他出生去县里的次数屈指可数,他决定这次一定要好好看看,如果能为未来做点打算就更好了。
  到了县城,今日果然热闹非常。几家人约定好汇合时间,就分开各自办事。
  花氏其实是不想带着几个孩子来的,端午节热闹归热闹,但,是非也多啊。像那些拐子,就爱趁这时下手。
  若不是王玫有自保之力,王珩也不是好对付的,哪怕他们再求,花氏也不敢带他们来。
  但既然来了,该警告的,还是要警告,“你们几个,一会儿一定要跟紧我知道吗,拐子就爱拐你们这些小孩去做苦力,明白吗玫姐儿你要照顾着弟弟妹妹,别看什么稀奇就入了神。”
  王玫怕花氏再唠叨,立刻回道,“知道啦娘你就放心吧,我会看着弟弟妹妹的。再说啦,玥姐儿,珩哥儿也不会乱跑的,是吧。”
  “是啊,是啊,娘你放心吧。”
  王玥这会心都已经飞啦,双眼一个劲儿地扫向四周,根本顾不得花氏说得是什么,只会连连点头。
  花氏见此,敲了她的头一下,“我最不放心的就你,记着别乱跑。倘若我们走散了,记得去锦绣绣庄,知道了吗。”
  “知道了”
  三人齐齐应声。
  花氏今天来县城,还带着近些日子攒的绣品,是要去锦绣绣庄交货的,也存着带三人走一遍,认认路的心思。
  而且,花氏心中还有个想法。现在孩子们大了,该上学了。尤其是王珩,身为男孩,花氏自然是希望他能够读书的,如果能读出个名头,就是光宗耀祖的大事。
  王家村虽然离县城不远,但却没有读书的地方,孩子想要读书,还要在县城里。这些年,花氏很是攒了一笔银子,在县城定居是够了的,所以这次除了交绣品,她还要看看县城哪处可有出卖的房屋。
  因为心中惦记着事,花氏就有点分心,稍不留神,一阵人流冲过,三人就落在了她的身后。
  王珩叫了几声,但人群嘈杂,他的音量很快被淹没。想要赶上去时,正巧一对舞龙队走过,人群涌动,当人流过后,前后望去,那里还有花氏几人的影子
  王珩:我、我这是走丢了
  不过走丢了,王珩也没害怕啥,毕竟他再怎么着里子里也是二十几岁的人了。就算平时卖卖萌,也没把脑子一起卖掉。
  本来他还想趁着来之不易的机会,去附近小吃摊考察考察,了解了解现在的行情,为之后开店做准备啥的。
  但想到花氏知道他丢了后着急的情形,王珩就果断的放弃计划,决定先到锦绣绣庄和家人汇合,之后再说其他。
  虽然没去过锦绣绣庄,王珩还是靠着能说会道的嘴打听到了正确的路,迈着小短腿退哼哧哼哧地前进。
  只是他这种独自一人上路,还边打听边走,只有六七岁的样子,落到了某些有心人的眼里,自然而然地成为一些人的目标。
  当王珩被一女二男堵在港尾,诱拐哄骗时心里闪过几个大字:卧槽他这是遇到拐子了
  作者有话要说: 这章应该发在端午节那天,应景。不过,现在应该也不算晚吧。
  小剧场:
  王珩瞪着圆溜溜的双眼,双手发颤:拐子、拐子,我居然遇见拐子了,怎么办,怎么办,好鸡冻啊
  拐子们:嘎嘎嘎,又是一个被俺们王八之气征服的人
  最后,可以来个评论、收藏咩 乖巧.jpg<dd>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