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汉宠妻无度》247-252

    
    第238章 一切都会有的一更
    “刚好后日去镇上送豆腐,我卖了豆腐再带些菜家来,好招待他们。”
    杨若晴说道。
    长坪村这块有个规矩,置办田地是大喜事。
    买方得c办一桌酒菜来招待中间人和见证人,还得给中间人支付一定的中间费。
    礼数周全的人家,还会再给中间人和见证人封红包,以此答谢。
    孙氏点头:“好,记得还要打点酒家来,爷们再好的菜,也得酒助兴。”
    “好嘞,我都记住了。那等会咱就把黄豆子先浸泡上,今日得空咱就先做一批。”
    这边母女两个刚议定,那边,骆风棠从杨华忠屋子出来了。
    “三婶,晴儿,我先家去了。”
    他朝这边打招呼。s3();
    孙氏转过身来对骆风棠道:“棠伢子,家去跟你大伯那说声,后日晌午都来我家吃晌午饭。”
    先打个招呼,等到后日,还会再专门去请的,这是待客的礼数。
    骆风棠点点头:“诶,我会跟我大伯说的。”
    他目光随即又落在杨若晴身上:“晴儿,那我先家去了,后日早上我再过来。”
    “嗯,成!”
    ……
    屋子里,孙氏看着杨若晴浸泡的黄豆,讶了下。
    “晴儿,这趟咋浸这么多黄豆子?”孙氏问。
    往常都是浸泡十斤黄豆子,做出五十来斤的豆腐送去镇上酒楼。
    “这桶里怕是有二十来斤吧?”孙氏问。
    杨若晴点点头:“这趟除了做豆腐,我还想做点豆腐干啥的,花样多一些,进项也多一些!”
    孙氏一脸新奇,“成,那夜里娘给你打下手!”
    时间很快就到了夜里。
    把小安洗漱赶紧送回了屋子睡觉,杨若晴和孙氏都来到了灶房准备做豆腐。
    杨华忠也来了。
    汉子道:“你们娘们做了那么多回豆腐,豆渣豆腐我也吃了不少,还从没亲眼瞅过这豆腐咋做出来的!”
    孙氏道:“你这腿正在恢复,夜深了地上寒气重。”
    汉子摇头:“不碍事,我坐轮椅上呢!”
    杨若晴道:“娘莫担心,等会夜深了,给爹拿衣裳过来盖着腿就没事了。”
    “再说了,咱今夜就是把二十斤黄豆磨出浆来,先做一板豆腐干。”
    “剩下的那些黄豆浆,明儿夜里再做豆腐!”
    一家人开始忙活起来。
    做了那么多回豆腐,孙氏和大安都已经变得跟娴熟了。
    他们两个帮着杨若晴碾磨豆子,煮豆浆,做得是从容利落。
    边上的杨华忠也是看得满脸新奇。
    等到两口大锅里的豆浆沸腾了的时候,大安转身离开灶房去了外面。
    杨华忠问:“外面黑漆漆的,他出去做啥?”
    杨若晴抿嘴一笑:“把风!”
    把风?
    汉子哭笑不得。
    随即想起上回刘氏说要学做豆腐的事儿,汉子也释然了。
    “这小子还真是谨慎,生怕手艺漏出去了。”他道。
    杨若晴点点头,可不就是嘛,这个弟弟,机灵着呢!
    坐在灶门口的孙氏道:“等往后咱盖了新屋子,专门建个做豆腐的屋子,这小灶房太小了,也不太严实。”
    “嗯,把这做豆腐的门板框架一摆,有些转不过身。”杨华忠也道。
    “这趟把银子都买了田,手头剩下二两银子。”孙氏接着道。
    “买米买粮买菜啥的,倒是能支撑两个来月。可盖屋子,那就差得太多了!”她轻叹了口气。
    杨华忠也有同感,“可田地是咱庄户人的根本,多置办点终归是好的。”
    那边,正忙着点卤的杨若晴闻言抿嘴一笑。
    “爹,娘,莫担忧,田地会有的,新屋子也会有的,咱日子会越来越好过的!”
    “嗯,只要人脑子不傻,手脚勤快,一切都会有的!”杨华忠也重重点头。
    点卤完成,大安也回来了。
    杨若晴和孙氏一齐动手,把豆腐脑舀到一旁的豆腐模具里。
    孙氏叹道:“棠伢子这手真是巧,有了这模具,真是省了不少事啊!”
    杨华忠抚了下身下坐着的轮椅,也叹道:“这轮椅也是他给打的,那孩子确实不赖,即便不狩猎,靠着这木工手艺也能混口饭吃!”
    豆腐脑就在两口子对骆风棠的夸奖声中舀完。
    纱布对折,上面再压上一扇门板,用来压榨豆腐里的水分。
    接下来就是等待了。
    杨若晴把事先舀出来的几碗豆腐脑,搁上焦糖,分别端给爹娘和弟弟。
    “才忙了一半,等会子还得再忙,喝碗豆腐脑提提神!”她说道。
    “姐,你自个咋不喝呢?”大安问。
    “我减肥!”杨若晴道。
    孙氏嗔了杨若晴一眼:“又说傻话了!”
    大安一脸认真的道:“姐,你现在比以前瘦多了,用不着减啊。真正该减的人,是小姑,她才胖得离谱呢!”
    “大安,咋说话呢?小姑是你长辈!”孙氏低声呵斥大安,又扭头瞅了杨华忠一眼。
    杨华梅是老杨家的宝贝疙瘩,五个哥哥都宠她。
    好在,杨华忠在那端着碗喝豆腐脑,像是没听到。
    大安偷偷吐了吐舌头,端起碗赶紧喝起豆腐脑来。
    在等待豆腐压榨水分的过程中,杨若晴也没闲着。
    她取来两个木盆,往里面搁着酱油,盐,茶叶,还有家里仅限的一些炒菜的调味料。
    最后,再往里面倒进烧开的热水,放在一旁。
    “晴儿,这水是做啥呀?”孙氏问。
    “卤水,用来做卤水酱干用的。”杨若晴道。
    她转身拿了干辣椒和焦糖来。
    干辣椒切丝儿,放进其中一只木盆里。
    焦糖则放入了另外一只木盆里。
    “等会咱把豆腐干浸泡在这卤水里,到了后日早上,差不多就完全入味了。”
    杨若晴边伺弄卤水,边对边上的家人解释着。
    孙氏点点头:“我家晴儿好主意呢,诶,估摸着那边豆腐压得差不多了吧?”
    杨若晴走过去摸了几下,道:“若是做豆腐,这会子可以揭开切块了。不过,咱要的是豆腐干,还得接着压榨水分!”
    她说着,搬起边上早就备好的石头,又往那压榨板上添了一块。
    过了一会后,她再次往上添了一块。
    豆腐本身是脆弱,一次添加容易让它们破碎。
    这重量的添加,得循序渐进。
    第239章 做你的新郎官二更
    接下来,又是一段耐心的等待。最新章节阅读
    “晴儿,那底下不再出水了,是不是可以揭开了?”孙氏又问。
    杨若晴走过去检查了一下,点点头:“差不多了。”
    “小安去小锅灶口烧火,我来切这一板豆干,等我把豆干切完,娘你就把大锅里的豆腐脑舀到模具里!”
    “成!”
    一家人分头行事。
    杨若晴移开压榨板,揭开纱布,露出里面比豆腐明显要薄,却明显要硬实的豆腐干。
    用刀划出厚薄长宽适中的块数放到一旁的簸箕里,然后端到锅台边。
    热锅里放入适量的菜籽油,杨若晴开始把切好的豆腐干放在油锅里煎。
    “大安,火势不能太大,易焦。”她用锅铲调换着豆腐干的两面,边叮嘱灶口的大安。
    “嗯!”
    锅里发出吱吱的欢快声响,豆干遭遇菜籽油,激发出大豆特有的醇香。
    小小的灶房,顿时弥漫开诱人的香味。
    孙氏那边正在麻利的舀豆腐脑准备压豆腐,杨华忠探着脖子朝小锅这边张望。
    待到豆腐干被小火煎出两面金黄色来,杨若晴把它们分作两拨,分别倒进了那两只装着卤水的木盆里。
    “有干辣椒丝儿的这盆,做出来的是辣香豆干儿。”
    “有焦糖的这盆,做出来的则是蜜汁豆干儿。”
    她指着两只木盆,对他们道。
    家里的调味料有限,明日去镇上,还得去趟杂货铺子采购一批调料才成。
    顺便再问问有没有类似味精或j精那种给菜和汤提味儿的佐料。
    等到里面大锅里的那一锅豆浆也做成了豆腐,川外,雄j已经开始打了第一回鸣儿。
    “快三更了,晴儿,这豆腐娘来切,你和大安赶紧回屋睡会去。”孙氏催促着。
    杨若晴已经打了好几个呵欠,大安也是眼皮子发沉。
    杨若晴洗了把手对杨华忠道:“爹,我推你回屋去。”
    杨华忠道:“你们先去睡吧,我等会你们娘。”
    杨若晴看得出来,爹这是担心娘一个人害怕,所以陪着呢。
    嘿嘿,憨厚的老爹,却也有一颗细腻的心。
    “嗯,那我们先回屋了,大安,走!”
    ……
    豆腐干在卤水里浸泡了一天一夜,经过油煎后的表层,被卤料渗透,焕发出淡淡的金黄色泽。
    撕开一小块,露出里面r白色的r质。
    清洗细腻,却又不失柔韧。
    夜里照例熬红薯粥,杨若晴拿了四块香辣豆腐干来。
    切成小颗粒的丁丁状,跟葱花一块儿炒了下粥。
    平时夜里只能吃一小碗红薯粥的小安,今夜吃了两大碗。
    若不是豆腐干的碗见了底,小家伙还得再添一碗粥。
    孙氏看着小安吃的那么欢快,眉眼间都是笑。
    “晴儿,这豆腐干真是个好东西,桌上有它,粮食都不够吃了啊!”孙氏打趣道。
    杨若晴笑。
    这说明自己做的豆腐干,得到了家人的认可。
    她对明天送去给周大厨品尝,更有信心了。
    刚把碗筷从桌上撤下去,杨华洲来了。
    “五弟,这夜里咋还得空过来?是有啥事不?”杨华忠问。
    杨华洲道:“三哥,我这两日在打床,床档那接口的地方老是弄不好。”
    “我记得当初四哥成亲那床,就是三哥你给打的,就过来讨教下你!”
    杨华忠爽朗一笑:“过来坐下说。”
    那边,杨若晴泡了一碗茶放在杨华洲身侧。
    这些木工活计她听不懂,便来了隔壁屋子帮孙氏一道儿收拾碗筷。
    娘两个收拾完了碗筷回到隔壁屋,杨华忠和杨华洲已经探讨完了。
    杨华洲在那喝茶,杨华忠则在那询问十六鲍家姑娘来过门的事儿。
    “两边媒人都找好了不?”杨华忠问。
    杨华洲点点头:“咱这边是周媒婆,鲍家那边的媒人,听说是素云她嫂子娘家的一个婶子。”
    杨华忠点头:“那就好。”
    瞅见孙氏和杨若晴回屋子,杨华忠对孙氏道:“晴儿娘,你准备的那东西呢?趁着老五过来了早些给他!”
    孙氏一边解下围裙一边笑着应声道:“诶,我这就来拿!”
    很快,孙氏就从床里面的枕头底下翻出来一串钱。
    “老五,这是你三哥和我的一点心意,钱不多,就两百文,你拿去置办点屋里的东西!”
    孙氏把钱塞给杨华洲。s3();
    杨华洲忙地从凳子上站起身让开。
    “这万万使不得!”
    他摇头摆手,“三哥三嫂你们才刚分出来,田地又没收成,我咋能要你们的钱!”
    “傻小子,你是三哥三嫂看着长大的,你成亲,三哥三嫂打心眼里欢喜。”孙氏说道。
    “这钱,你必须拿着!”
    孙氏又把钱往杨华洲手里塞。
    杨华洲死活不要。
    杨若晴姐弟在一旁笑嘻嘻看着大人们退来让去,觉得挺好玩的。
    床上的杨华忠大声道:“老五,你收下,若不是三哥这腿没全好,你那婚床我肯定给你打!”
    杨华洲拗不过,只得收了那钱。
    掂量着手里的两百文钱,年轻的汉子满脸动容。
    “三哥……三嫂……”
    他唤了一声。
    屋子里点着昏暗的豆油灯,眼前荡漾着兄嫂真挚的笑容。
    三个侄子侄女一个比一个乖巧。
    明明是这个低矮破败的屋子,窗户都在漏风。
    可是,年轻的汉子却觉得,这屋里,就算外面是隆冬,这屋里,也是暖春!
    “三哥,这天一步步冷了,三个孩子也该添点过冬的衣裳。你们把钱给了我……”
    “呵呵,没事儿,他们过冬的衣裳,有钱添置呢!”孙氏微笑着道。
    “倒是你,成亲在即,手头银钱多一文都能派上用场,就不用为我们c心啦!”孙氏又道。
    杨若晴也在一旁附和着道:“五叔,你呀,就专心做你的新郎官吧!”
    杨华洲的脸膛,顿时红了……
    ……
    聚味轩。
    还是那间招待客人的小雅室内。
    杨若晴坐在那儿,一眨不眨的瞅着对面的周大厨。
    周大厨手里拿着筷子,正从面前的两只小碗里,夹起香辣豆腐干轻轻咬了一口。
    他在嘴里细细咀嚼着,没有说话。
    接着,他又夹起了另一只碗里的蜜汁豆腐干,同样尝了一口。
    还是没有说话。
    看着周大厨这副专业的样子,倒弄得原本信心满满的杨若晴有点小紧张了。
    第240章 要给你许婆家三更
    她扭头看了眼站在自己身旁的骆风棠,他的眼中也同样有些迷惑。
    接下来,周大厨又重新夹起那块香辣的,连续吃了好几口。
    一副停不下来的样子。
    见这样,杨若晴暗松了口气。
    一直等到周大厨一口气把面前的两口豆腐干吃完,还满足的打了个饱嗝。
    杨若晴这才舒心一笑。
    “周大叔,如何?这豆腐干有卖场不?”她问。
    周大厨朝杨若晴竖起大拇指。
    他道:“说句托大的话,我这舌头尝过的美食,不计其数!”
    “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都是极好的食材。”
    “我生平还是头一回领略到,小小的黄豆子,竟能做出如此的珍馐美味来!”
    “妙!绝!”
    被周大厨这么一番夸赞,杨若晴脸微微红了下。
    她看了眼骆风棠,发现他也是眼底含笑。
    男孩儿站在那里,腰杆笔直,脸上洋溢着自豪之色。
    杨若晴收回视线,接着跟周大厨那介绍起这豆制品的延伸,以及自己日后的打算。
    “这趟时间匆促,咱做了这两种口味的豆腐干。”
    “接下来,我还要做豆腐皮,豆腐卷儿,豆腐泡儿,臭豆腐,豆腐r……”
    “这些豆制品,甭管是清炒,煲汤,火锅,又或是凉拌都成。”
    “荤素不忌,可做大菜配料,也可做早晚的餐点小菜,可任意搭配。”
    她的声音很好听,纯澈没有半点杂质。
    说话条理清楚,吐字清晰。
    尤其是在描述一道菜的时候,活灵活现。
    让周大厨和骆风棠都有种错觉,仿佛那道菜就摆在眼前,都能嗅到那诱人的香味儿……
    待到她说完,周大厨的眼睛里早已泛出了激动的光芒。
    他已经能够预料到,有那一系列的豆制品入驻,聚味轩的生意肯定能更上一层楼!
    “一斤黄豆子,大概能做出多少豆腐干来?”周大厨问。
    杨若晴想了下,“这得看黄豆子是当年的,还是陈年的。”
    “若是当年的,一斤黄豆子约莫能做出一斤半的豆腐干来。”
    “若是陈年豆子,只能做出一斤豆腐干来。”
    周大厨点点头,琢磨了下:“杨姑娘,要不这样,豆腐干还有你说的那些豆皮豆卷儿,我们酒楼照斤收。”
    “还是老规矩,三天送一回,每回每种口味的豆腐干和豆皮豆卷儿豆泡,各要五十斤。”
    “六文钱一斤,咋样?”
    六文钱一斤?
    黄豆子是三文钱一斤买进。
    柴禾人力不计入成本,扣掉卤料和菜籽油,一斤下来能纯赚两文钱。
    一斤纯赚两文,是薄利。
    可他们酒楼需要的量大,如此算下来,一趟送货下来收入还是很可观的。
    杨若晴欣然点头:“成交!”
    口说无凭,字据为证。
    双方签订了一式两份的字据,各自按上手印儿。
    杨若晴把带过来的香辣酱干和蜜汁酱干拿出来过秤。
    这趟统共做了十斤豆腐干,昨夜家里炒了几块尝了鲜儿,方才又让周大厨免费试吃了两块。
    一过秤,带来的豆腐干是九斤。
    算五十四文钱。
    加上豆腐的四百文,一共是四百五十四文钱!
    拿着周大厨开的条子,杨若晴欢天喜地去了前面账房那兑了钱!
    “棠伢子,分红啦!”
    酒楼外的墙根下,杨若晴把一百八十二文钱用麻绳串好塞给骆风棠。
    自己,留了二百七十二文钱。
    骆风棠把自己的那份又推还给杨若晴:“我家里还有十两银子呢,这钱我用不上,不用分我!”
    杨若晴笑着摇头道:“用不上?傻小子,谁还嫌钱多啊,快收好!”
    骆风棠道:“我家里买田黑翻新屋子的钱都够了,这钱你先拿去花!”
    杨若晴还是不接:“这是你的分红,你就该拿着。”
    “再说了,你大伯不是在帮你攒钱娶媳妇吗?你多攒些钱,往后也能娶个更漂亮的媳妇呀!”
    她笑嘻嘻的打趣道。
    不是头一回打趣他。
    可这回,不知为啥,有点酸溜溜的感觉。
    杨若晴不晓得为啥会有那种感觉,照理说,好哥们攒老婆本,她应该替他高兴才对。
    可是,她就是高兴不起来,还有些不爽。
    骆风棠的脸微微红了下。
    他抬手挠了挠头,“晴儿你又在打趣我了,啥媳妇不媳妇的,那是我大伯干着急。”
    “我只喜欢跟你一道做豆腐!”他闷声道。
    “啥?”
    杨若晴以为自己听错了,睁大了双眼。
    “你个傻小子,做豆腐难不成比娶媳妇还重要?”她问。
    骆风棠却很认真的点头。
    日光照在男孩儿硬朗的脸庞上,映照着那张英气人的五官,真挚而明亮。
    杨若晴的唇角勾起来,心里的那一丝不爽,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
    她抬手轻捶了下骆风棠的肩膀:“傻傻话了,做豆腐要紧,娶媳妇也要紧。”
    “咱俩一起做豆腐,你攒老婆本,我攒嫁妆钱。咱一起发财致富!”
    “嫁妆钱?”
    骆风棠讶了下。
    “晴儿,三叔他们要给你许婆家?”
    他的声音,透出一丝焦急。
    杨若晴摇头:“说啥呢,我都还没及笄许啥婆家呀?”
    “那你方才那话……”
    “随口一说的啦,咱将来长大了,男婚女嫁,这是人之常情啊!”杨若晴不以为然的道。
    “哦。”骆风棠闷声应了一声,垂下眼。
    情绪,瞬间低落下去。
    杨若晴心里惦记着去瓦市买菜,晌午家里还要招待客人呢。
    她拽了下骆风棠的手臂:“棠伢子,你快把钱收好,咱去一趟瓦市就得赶回家去啦!”
    “嗯!”
    他应了一声,反手握住杨若晴的手,把那一百八十二文钱强行塞到了她手里。
    “这钱,你帮我保管,我要用的时候再跟你那要就是了!”他道。
    杨若晴诧了下。
    “我又不是你媳妇,怎么能帮你保管钱呢!”她笑着打趣道。
    “我不管,反正,就要你保管!”
    撂下这话,骆风棠松开手,推起独轮车大步朝前走去。
    身后,杨若晴愣在原地。
    这傻小子,又犯啥倔呢?
    好吧,保管就保管吧!
    她赶紧把钱收好,喊着他的名字小跑着追了上去。
    两个人前脚刚离开那墙根下,后脚两个人影从聚味轩的后院追了出来。
    第241章 她身上有股贵气四更
    是宋采办和酒楼里的一个跑堂的伙计。
    “咦,你不是说那两个送豆腐的在这墙根下吗?人呢?”
    宋采办气喘吁吁的质问那个带路的伙计。
    伙计四下张望了一眼,也是一脸迷茫。
    “方才我扛东西进来那会子,他们两个就站在这说话呢!”伙计道。
    宋采办又问:“你看清楚了?那男孩子跟我让你们瞅的那画卷上的人相似?”
    伙计点头:“我做跑堂的,要的就是眼力和记性!我敢打包票,八成相似!”
    “嗯,确定了就成,横竖他们是跟咱酒楼做豆腐买卖的,三天后还会过来!”宋采办道。
    “宋采办放心,三日后这个时辰,我还会留心的!”伙计点头哈腰道。
    宋采办满意的点点头,二人转身回了酒楼。
    ……
    置办田地是大事,招待客人的酒菜,也要能撑得开场面。s3();
    杨若晴花了三十文钱,割了两斤五花r。
    花了二十二文钱,买了一条三斤多重的胖头鱼。
    白菜,土豆,莴笋,韭菜,香葱,每样都称了几斤,统共花去二十文。
    接下来,又去镇上的米粮铺子里。
    花了百来文钱,买了一斗米。
    出了米粮铺子,杨若晴在心里盘了下账。
    扣除骆风棠托她保管的那一百八十二文钱,她身上还剩一百文钱。
    “棠伢子,你不打算买些米粮家去吗?”
    杨若晴问骆风棠,这一路,他都是帮着她拎东西,自己啥都没买。
    骆风棠闻言,摇摇头:“家里都还有,等下回来镇上再买。”
    “也成,那咱回村吧!”杨若晴提议。
    骆风棠点点头。
    照例,采办来的东西全都放在木桶里,绑在独轮车的那边。
    杨若晴则坐在独轮车的这一边。
    打从怡和春门前经过时,杨若晴又想起了上回遇到的那个贵妇人。
    想到上回送那妇人的麝香,相当于八两银子,就一阵r疼!
    要是没有送,那这趟家里就能多买两亩二等良田了!
    不过,那麝香可不是白送的。
    “棠伢子,上回药房里那个贵妇人,你还记得不?”
    她扶着身旁的扶手,转头问身后推车的骆风棠。
    听到杨若晴这样问,骆风棠也朝怡和春那边投去了一瞥。
    “记得啊,晴儿你还送了她麝香呢!”
    杨若晴点点头:“我主要是想要试探下她。”
    “试探?”骆风棠讶了下,“咋说?”
    杨若晴沉吟了下,道:“那个妇人,我看她和她身边丫鬟的穿衣打扮和气质,都不像是地主老财那种人家的太太们。”
    “她身上有股贵气,还有一股书卷气,像是大家闺秀的出生。”
    骆风棠认真的听着,努力保持着独轮车的平稳,好让杨若晴能够专心说话。
    杨若晴接着说道:“我看她罗裙上的一条佩戴,那上面绣着的花纹和颜色,不简单。”
    “咋个不简单法?”骆风棠又问。
    杨若晴沉默了下,似乎在组织语言。
    在这古代,尊卑界限分明。
    皇帝老儿最大最牛比,底下的那些文臣武将们,除了自身的官衔品阶。
    他们家中的夫人和老娘,也都会跟着享受隆恩。
    诰命一词儿,因此而来。
    “那个贵妇人玉带的颜色,还有那些花纹,可不是布庄衣裳坊能对外售卖的呢!”
    杨若晴接着道。
    “像是有封号在身的贵妇,才能穿那种颜色和花纹。”
    “咱望江县城,至今还没有哪个妇人有那样的殊荣,除了一个月前新到任的本县县令!”
    “据说,那县令是从京城贬下来的,指不定在京城是做大官的呢!”
    听到杨若晴分析这么多,骆风棠虽然还是不太明白那啥‘诰命’。
    不过,他相信晴儿的推断,肯定都是对的。
    “晴儿,你咋晓得那么多呢?”他诧异的问道。
    杨若晴愣了下,这才意识到自己说的有点多了。
    诰命那啥玩意儿,她前世就晓得。
    “前几回来镇上,听包子铺和茶馆的人说的呢!”
    这个,倒是没有撒谎。
    这古代虽然比不上现代信息发达,可古代人也有自己的消息渠道。
    京城出了啥大事,某某将军在哪打了胜仗。
    又或者朝廷抄了哪个大员的家,哪个省出了新科状元……
    都能一传十,十传百。
    尤其是茶馆,酒楼,包子铺这类地方,更是信息的中转站。
    南来北往的商人,游乡的铃医,还有押镖的镖师们,都在这些地方落脚。
    只要有心,啥有趣的事情听到管饱!
    “我还听说,这个收贬的县令,是个妻管严。”
    “他夫人出生名门,却又最喜敛财,还贪小利。”
    “我这才送她麝香,想她到底是不是真如传言那般贪图小利!”杨若晴道。
    “我跟二妈在铺子里闹了一场,边上人都晓得我是长坪村的。”
    “若是那妇人近日来寻我道谢,说明传言是假。”
    “若是她不来寻你呢?”骆风棠又问。
    杨若晴道:“若她不来寻我,那说明传言是真,她果真是个贪图小利的人!”
    “那晴儿你岂不当真损失了八两银子?”骆风棠问道,更加不解了。
    杨若晴却笑着摇了摇头:“她若是贪图小利,那就好办了。”
    “往后咱做生意,生意越大越会招人眼红嫉妒。”
    “少不得会与人起纷争,如此,只要给她送些钱财打点,便可佑咱。”
    “人心不足蛇吞象,送出去的八两银子,我也会连本带利让她吐出来!”杨若晴道。
    骆风棠这下彻底明白了。
    “晴儿,你谋划的真是远,我都想不到这些!嘿嘿!”
    杨若晴扭头看了他一眼,勾唇笑了下。
    突然,她像是想到了啥。低呼了起来。
    “哎呀,光顾着跟你说那个妇人的事儿,倒忘了买药了!”
    做乌j白凤丸,需要十几味药材。
    她上回就买了其中几味常见的。
    “要不咱再折回去买?”骆风棠问。
    杨若晴却摇了摇头:“今个就算了,下回再买。”
    “不在乎那点功夫,你早些把药配齐全,不就可以早些喝吗?”他道。
    杨若晴道:“算了,我那药方里,有几味药材这里怕是没有,还得自个去寻!”
    “缺了哪几味?你说了,回头我帮你寻!”他道。
    第242章 不准你这么做一更
    杨若晴认真想了下,“鹿角,鳖甲。全文字阅读”
    “鹿角?”骆风棠的眼睛亮了下。
    “咱村后面的眠牛山里就有鹿,我以前猎到过。”他道。
    “不晓得晴儿要的鹿角,是梅花鹿的角?还是马鹿角?”他又问。
    杨若晴道:“随便啥样形状的都行,只要是长在鹿的脑袋上的就成。”
    “可以是从鹿脑袋上直接锯下来的,也可以是它自然脱落的角基。”
    杨若晴又补充道。
    骆风棠认真的听着,露出思考的样子。
    “明日我就进山!”骆风棠道。
    “是要去猎鹿?”杨若晴问。
    骆风棠点点头。
    杨若晴问:“你不是说这入了冬,山里好多动物都不大出来活动吗?”
    骆风棠笑了下道:“是因为山外可吃的东西少了,所以它们才会往深山里面迁徙。”
    “不过,鹿这种兽,通常有些难猎。”他道。
    “为啥?”杨若晴问:“是因为它们善于奔跑吗?”
    “嗯,不仅如此,它们天性警惕,昼伏夜出,觅食都是清早和夜里。”骆风棠道。
    “这样啊……”
    杨若晴想了想,也就是说,骆风棠这趟进山,必须在山里过夜,熬夜蹲守才有可能猎到鹿。
    “棠伢子,我不准你进山!”杨若晴说道。
    “为啥?”
    “夜里好冷,深山里更冷,保不齐还会遇到狼和野猪!我不准你去!”她微皱着眉道。
    骆风棠怔了下。
    晴儿……这是在担心我的安危?
    男孩儿的心窝一热。
    “傻晴儿,那些都不算啥,我从前又不是没那样做过……”
    杨若晴非常霸道的截断他的话:“你也说了那是从前,现在,我就是不准你这么做!”
    骆风棠没啃声。
    只要不告诉晴儿,偷偷去,她也不晓得的!
    “棠伢子,我可警告你啊,不准背着我偷摸上山!”
    像是能瞅出他心里在盘算着啥,女孩儿的声音再次响起。
    骆风棠有点心虚的咧嘴笑了笑。
    杨若晴一见他这笑,就晓得自己诈他的话,还真是误打误撞了。
    她立马紧张起来,脸孔也严肃下来:“我没跟你闹着玩,我不准你去冒那个险。”
    “早春猎不到,咱明年早春进山去也能捡到角基的!”她道。
    骆风棠点点头,“成,那就不进山了。咱先把鳖甲弄到手!”
    听到鳖甲,杨若晴也来了劲儿。
    “憋那玩意儿,冬眠了吧?咱上哪弄去?”
    她记得前世自己养过一只乌龟。
    一到天冷,就缩了头和四肢趴在大鱼缸里一动不动。
    咋一眼看去,就跟一块静止的石头似的。
    也不吃喝拉撒,起初,她还当它挂了呢。
    后面才知道,这东西一到冬天就冬眠了。
    身后,骆风棠推着车,四平八稳的朝前走去。
    听到杨若晴的问,他勾起唇角笑了下道:“鳖好弄,咱村口的池塘里就有。”
    “那玩意儿,到冬天就犯困,喜欢躲在向阳那块的淤泥底下,下去就能摸到。”他道。
    “棠伢子,你晓得的东西可真多!”
    杨若晴眯着眼睛笑。
    自己前世从动物世界科普来的那点知识,搁到骆风棠这个经验丰富的猎人面前,实在不够看!
    两个人一路讨论着怎么去池塘里摸鳖,脚下的路程也变得短了起来。
    快到村口的时候,杨若晴本想要跳下来跟他一起走进村。
    可是瞅到另一边那些绑在一起的木桶,还有木桶里面装得满满当当的米粮和菜。
    她没有下来。
    下来再绑桶,那折腾的功夫都到家了。
    杨若晴没动,依旧稳稳当当坐在独轮车上。
    身后的骆风棠更没提醒,男孩儿嘴角轻抿着,更加小心翼翼的推着她进村,心里,却是偷着乐!
    打从塘坝上过时,塘坝底下浆洗的妇人们瞅到了他们二人。
    妇人们暗暗交换着眼色,在那挤眉弄眼。
    杨若晴当她们是空气。
    谁人背后没人说?s3();
    谁人背后不说人?
    淡定淡定,只要甭冲到姐跟前来嚼舌头根子就成。
    两个人穿过塘坝,径直进了村子,直奔老杨家那边走去。
    待到他们进了村子,池塘这块的妇人们终于忍不住交头接耳起来。
    “诶,你们瞅见没?这两个伢子成天往一块凑呢,两家大人也不说下,一点都不避嫌!”
    “呵呵,两家大人都睁只眼闭只眼呢,指不定还是大人们撮合的!”
    “啧啧,奇了怪了,棠伢子从前跟谁都不爱搭腔,咋对胖丫就跟换了个人似的呢?”
    “是呢,胖丫那么重,这三十里地怕是都棠伢子推着回来的呢,他还p颠p颠的,不嫌累!”
    “这呀,就叫王八看绿豆,对眼了呗!”
    “诶,你们这些人,就不能积点口德吗?”
    桂花端着一盆衣裳走过来。
    “一来就听到你们在这损人家两孩子,都是一个村的,何必呢?”
    “哎哟,还以为是谁替人出头,原来是桂花呀,我们都忘了你跟胖丫娘要好!”
    “大家伙儿都甭说了,回头桂花把咱的话跟老杨家那高密去呢!”
    桂花皱着眉头,指着这几个妇人道:“我是就事说事儿,就算人家两孩子要好,又碍着你们啥事?”
    “洗衣裳洗衣裳,大家都少说几句吧……”
    有妇人出来调停,掐断了这场争吵。
    ……
    骆风棠径直将杨若晴推到巷子口,独轮车停了下来。
    不是巷子里推不进去,而是老杨家正门那,跑出来一个人拦车了。
    “小姑,你这是啥意思啊?”
    杨若晴坐在车上,双手抱在胸前,抬起头笑眯眯瞅着面前伸开双臂挡住了巷子口的杨华梅。
    杨华梅瞪了一眼杨若晴,皱紧了眉头。
    “死胖丫,你给我下来!”杨华梅怒喝。
    杨若晴笑了:“这是我家的独轮车,我爱坐就坐,你管不着!”
    杨华梅用力咬了下唇,又道:“你长着脚,还要坐在车上,是存心要让棠伢子累死吗?”
    听这话,杨若晴乐了。
    合着,杨华梅冲过来拦车,竟是体恤骆风棠?
    “呀,日头打西边出来了,我小姑竟然还学会关心人了?”
    杨若晴笑着打趣道。
    不是她到了家门口还不下来。
    只是她这一跳下来,独轮车就会失去平衡歪倒下去。
    身后,本想保持沉默的骆风棠不得不开了口。
    “杨家小姑,你误会晴儿了。是我非要让她坐上来的。”他道。
    第243章 不舍得你二更
    杨华梅的视线转到骆风棠的身上。最新章节阅读
    一改方才面对杨若晴时的那种凶巴巴,她突然就变得温柔而娇羞了。
    她拿手指绞着一根垂落到胸前的头发,羞羞答答的瞥着骆风棠。
    “棠伢子,你就甭替她说话了,那死丫头偷懒卖坏。”
    “要是换做我,哪里舍得让你这么受累……”
    骆风棠皱紧了眉头,沉声道:“我不累,即便累,也心甘情愿。”
    “劳烦杨家小姑让一让,你这样挡在巷口,我才真累!”
    “啥?”
    杨华梅以为自己听错了,被肥r挤压成一条细缝的眼,努力睁大。
    “棠伢子,我好心关心你,你还向着死胖丫说话?”
    “杨家小姑,她的名儿叫晴儿!”骆风棠一脸严肃的纠正杨华梅。
    杨华梅气得眼睛里都泛起了水雾。
    “那我也不叫杨家小姑,我也有名儿,我叫梅儿……”
    骆风棠满头黑线。
    杨若晴却再也忍不住,‘噗嗤’笑出了声。
    “棠伢子,我看我还是下来好了!”
    “晴儿别……”
    杨若晴已经从独轮车上跳了下来,为了保持平衡性,她双手用力按住了一边。
    “木桶就在这里解下来得了。”杨若晴接着又道。
    骆风棠点点头:“那好吧。”
    两个人无视还挡在巷子口的杨华梅,开始动手解绳索。
    这边,杨华梅的眼睛一直瞅着两人的背影,死死咬着唇,把自个的头发都绞成麻花辫儿了。
    杨若晴拎着两只空木桶走过来。
    “小姑,还不打算让路么?”她笑吟吟问道。
    杨华梅还是挡在那,一脸怨愤的瞪着杨若晴,不挪脚。
    “成,那我们就走正门进去得了。”
    杨若晴作势要转身,杨华梅突然大喊了一声。
    “那是我家的正门,才不给你进!”
    杨华梅庞大的身躯终于让开了。
    杨若晴勾了勾嘴角,对骆风棠招呼了一声,率先走进了巷子里。
    后面,骆风棠拎着两只装满了米粮和蔬菜的木桶跟了过来。
    经过杨华梅身侧时,杨华梅又喊住了骆风棠。
    “棠伢子,你和胖丫合着伙的欺负我,这个仇,我记住了!”
    撂下这话,杨华梅一咬牙,转身跑开了。
    留下骆风棠站在巷子口,斗大如牛!
    ……
    杨华忠那屋里,坐了满满一屋子的男人。
    杨若晴往里面探头瞅了一眼,有余大福,长坪村的里正,老杨头,大伯杨华安,骆铁匠,以及一个面生的黑瘦汉子。
    杨若晴猜测那个黑瘦汉子,应该就是卖田的李拐子。
    她退了回来,来到灶房,孙氏正弯着腰在那把木桶里的东西一样样的取出来。
    “咦,棠伢子呢?”杨若晴问。
    孙氏道:“去推独轮车了。”
    杨若晴‘哦’了一声,撸起袖子开始准备洗菜切菜,为晌午饭做准备。
    孙氏道:“晴儿,先喝口茶润润嗓子。”
    “好呀。”
    杨若晴坐到小桌子边,发现桌上放了两碗刚倒的。
    另一碗应该是棠伢子的,杨若晴于是端起其中一碗喝了起来。
    “晴儿,这趟买的菜不少嘛,有鱼有r有蔬菜。”
    “娘,我还打了一坛子酒,在白菜底下。你拿的时候当心点。”
    “好嘞。”
    孙氏拨开白菜,拎出了那一坛子酒,另外还有一个鼓鼓囊囊的油纸包。
    “晴儿,这是啥?”她问。
    “炒菜的调料,还有焦糖蜂蜜啥的。”杨若晴道。
    “家里调料不是还有嘛?咋又买这么多?”
    习惯了节俭的孙氏不解的问道。
    杨若晴放下手里的空碗,“做豆腐干的卤料呀!”
    孙氏这下明白了,埋头在那接着拾掇木桶里的东西。
    很快,骆风棠也进了灶房。
    杨若晴道:“棠伢子快过来喝茶。”
    “诶!”
    骆风棠走了过来,端起他的那碗茶仰头大口喝了起来。
    “你大伯过来了,李拐子他们也都在我爹那屋里说话。”杨若晴对他道。
    骆风棠点点头,放下碗:“我先过去跟他们打声招呼,等下再来。”
    这边,孙氏拿着择出来的蔬菜装在菜篮子里,正要去外面水井边洗。
    杨若晴站起身道:“娘,我去池塘那洗,顺便把那条胖头鱼带去拾掇下。”
    孙氏道:“你赶了几十里路,脚都磨起泡了吧?让娘去。”
    杨若晴一阵汗颜。
    “娘,我不累,回来一路都是棠伢子推着呢!”她道。
    “真的?”孙氏眼中一亮,问。
    杨若晴点点头,这种事难道还要扯谎?
    孙氏于是显得很是高兴。
    “成,那我就在家里把这猪r给切出来。”
    杨若晴应了一声,挎着篮子拎着鱼刚走到灶房门口,迎面遇上折返的骆风棠。
    “这么快就回来啦?咋不在那坐着说会话?”孙氏从后面过来,微笑着询问骆风棠。
    骆风棠不好意思的笑了下:“他们长辈正跟那谈论买卖田地的事儿,你大伯在拟契约,我就出来了。”
    “这样啊……”孙氏点点头。
    “棠伢子,那你就去晴儿那屋坐会吧,要是累了,就烫个热水脚睡一会也成,饭熟了三婶喊你!”
    孙氏满脸关切的道。
    骆风棠这下更加不好意思了。
    在别人家做客,还去人家闺女床上睡觉,多不礼貌啊!
    “三婶,我不累。”他忙地道。
    杨若晴似是瞅出他在意的是啥,也笑着道:“我那床,平日里我两个弟弟都在上面打滚,没那么多忌讳。”
    “你早上天还没亮就起来了,来来回回走了几十里路也没歇过脚,也该小憩一下了。去吧!”
    听到杨若晴的话,骆风棠微微涨红着脸,还是摇头。
    “真的不用了。”
    他道,目光随即落在杨若晴拎着的篮子上,“我帮你去洗菜。”
    杨若晴笑着摇头,“你就在灶房坐会歇歇脚,我一会就家来了。”
    说完,她挎着篮子头也不回的出了灶房。
    这边,骆风棠一急,有些想要追上去。
    这时,孙氏已经拽着他的手臂,把他拉回了小桌子那边。
    他还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朝着灶房后面的窗口张望。
    看到女孩儿的身影从后窗外面走过去,消失在巷子的侧门那边。
    骆风棠才不舍的收回眼神。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