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中书郎》第108章 县官来了

    [] https://www.xxxbiquge.la/最快更新!无广告!
    林家村的道路破旧,坑坑洼洼,马车自不必说,即便走路也很不舒服。
    狭长的小路两旁,布满了低矮破旧的土屋坯房,到处都是家禽粪便,散发着一股股味道。
    林轩就是土生土长的村里人,刚刚进村,就被在树荫下做活的妇女给围上了,杂七杂八的询问着。
    村里出了才子官员,是乡亲们的骄傲,家家户户都出来相迎。
    别看林轩来之前做了许多的功课,可他还是有些应对不暇,生怕露出破绽。
    居住在林家村的居民。都是同宗同族,彼此之间十分了解,稍有异常就会发现破绽。
    “三婶好,您还是这么热情……”
    “二嫂子,日子过的不错吧?”
    “五妹妹,长得可真水灵……”
    ……
    林轩亲切的跟乡亲们打着招呼,他笑得有些牵强,说话的顺序也有些凌乱。
    不过村里的长辈是看着他长大的,甚至连林轩身上的胎记都一清二楚。
    虽然觉得他性格有些变化,却无伤大雅。
    毕竟当官了嘛,肯定跟普通老百姓不一样。
    林轩忽然有种官员下基层的感觉,只是身边没有记者和摄像机。
    进村的第一件事,就是祭拜祖先,首先前往村中的祠堂。
    三拜九叩,林轩完成了程序,就抬过来了两大箱金银,引得族人暗暗吃惊。
    几位村老虽然还是板着脸,却也被白花花的银子所吸引。
    “族长,诸位爷爷……”
    林轩现是施礼,朗声道,“轩儿在外为官,为朝廷效力,家中之事恐难顾忌,这些银钱,算是一份心意。”
    自古皇权不下县,古代宗族的影响力巨大。
    村中的族长身兼着村长,派出所所长,法院院长,统治基层秩序的,就是宗族和乡绅。
    村子不管发生什么事,都由德高望重的族长来解决。
    族长对于量刑的标准,十分随意,重则砍手剁足,轻则打几棍子,只看族长和村里长辈的心情。
    其实古代的宗法社会,也是很民主的,族中长辈也是投票解决。
    老人们纷纷点头,算是答应下来了,至于这钱是买地分给大家伙,还是做生意啥的,到时候在研究。
    “另外,家母嘱咐轩儿,此次省亲捐一座乡学!”
    林轩见几位长辈并没有太高兴,急忙道,“轩儿出资八千两,以便乡村孩童,能读书识字。”
    有了这个答复,族中长辈才微微颔首,在他们看来,娃儿只有考取功名,才是正道。
    “轩儿有心了!”
    村正点点头,笑呵呵道,“你母在京城可好?”
    “自然,我娘喜理佛!”林轩笑了笑道,“现在也闲下来的,倒是经常去寺庙。”
    老太太现在不愁吃穿,只想找份寄托,经常去尼姑庵里住住,也算是游山玩水。
    林氏在村里的名声极好,村里人也十分照顾,本来分摊的徭役,大家帮忙干。
    而且族产也会接济一些,这也是宗法社会的传统。
    “这就好,如果方便,倒是经常回来看看!”
    族长客气了一番,便缓缓起身道,“轩郎入京当官,也是光宗耀祖了,按照惯例,要在祠堂外立碑,彰显奖励!”
    “族长,这可万万不可!”
    林轩吓了一跳,急忙道,“轩儿何德何能呀,再说了,花费颇多,不如我直接留下一副字,这样能好一些。”
    村子里出了官员可是了不得的大事,除了名声以外,朝廷还会稍微的减免一些徭役。
    林轩执意不肯,选择低调,族长自然不好说什么。
    不过能留下字迹,自然是无上荣光,可要比立碑要好得多。
    林轩提起毛笔,想起了南宋辛弃疾的《菩萨蛮·人间岁月堂堂去》,里面的句子还是很励志的。
    古人写文章跟后世写作文差不多,只是没有标点符号,需要识文段句。
    担任族长,肯定是读书人,哪怕他是童生或者白丁,也肯定是认字的。
    看着林轩写的长文,这些老者纷纷颔首,都是好句子呀,这轩郎的文章又增进了不少。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人间岁月堂堂去。劝君快上青云路。”
    尤其是后面总结,林轩直接抄袭了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以内众人纷纷暗探。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多号的句子啊!
    接下来就是物质上的庆贺了,村民开始帮忙烧火早饭,准备大吃一顿。
    “你俩可是跑野了!”
    林轩看凝香凝露跟着村里的丫头玩得不亦乐乎,小姐妹在飘香阁学习歌艺,根本就没痛快的玩耍过。
    两人才十四岁,还是少女,自然愿意玩耍。
    “老爷,村里的姐妹对我俩可好啦!”
    凝露头上带着编织好的花环道,“咱们能不能多住一段时间?”
    “看你跑的!”
    林轩也是哭笑不得,急忙用手帮着擦擦脸上的污渍,“等我辞官的,以后咱们就不走了。”
    不远处帮忙造饭的钟燕不由得发愣,疑惑道,“你要辞官?”、
    “肯定不是现在了!”
    林轩深深叹息道,“等忙完了,把该收拾的烂摊子都收拾了,咱们就在这生活了。”
    钟燕撅着小嘴,不过想来这里林轩的老家,多少得留点面子,不然早就跟你理论了。
    这官当的好好的,非要辞官,脑子有病……
    不多时,村里的羊肠小路来了一群人马,有三个官轿,三班衙役护卫。
    车队后面还有三驾装满货物的马车,排场十分大。
    大家都知道,这是县丞大人来了,村民不免开始张望。
    很快,轿子来到宗祠附近的广场,从里面走下来一位身穿官服的中年人。
    在林轩来的时候,县丞李万山就得到了消息,京城吏部官员省亲,他自然要过来看看的。
    “呵呵,林大人万安!”
    李万安无比热络的施礼道,“下官不请自来,没给村里添麻烦吧?”
    “李大人这是哪里话?”
    林轩哈哈一笑,谦虚道,“本官就是省亲,也不想弄多大的阵仗。”
    “县太爷能来林家村,荣幸之至!”族长急忙磕头施礼,他没有秀才功名,必须磕头表示尊重。
    “老人家快快请起!”
    李万山哪里敢托大,急忙搀扶道,“本官是凑热闹,不是公干。”
    “卑职来得仓促,也没备什么厚礼,还望林大人莫要嫌弃。”
    说着,李万山便让旁边的仆从将一些银钱拿了过来,其中还有不少的绸缎。
    周围的村民吸了一口气,目光灼灼的盯着箱子里的银子,这可够整个村子忙活好几年的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